亚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好整以暇地让自己的精神力同时锁定处于战团外围十多架mg。处于战团外围的这些mg因为不会与哈格和佛尔斯直接形成对抗,所以基本上没怎么移动,就算需要随着整体阵型进行位移调整,行动也比较有规律,非常容易锁定。
亚瑟的精神力一端维系在mg的身上,另一端直接接入战舰火控系统,取代系统去控制炮塔的瞄准方向。他以三名侧舷炮塔三点瞄准一架mg,同时锁定了多达三支机动小队的目标。当他完成全部目标锁定之后,“暴风号”左舷所有炮塔同时开火,15组呈品字形分布的高爆弹迅速射向不同的目标。
这是“暴风号”的第一轮齐射,也是最关键的一轮,接下来gmp人将会有所准备,同样的炮击所能取得的成果将会直线下降。
可以说洛云曦和亚瑟的能力形成配合之后,是这个时代战舰炮塔攻击所能取得的最佳效果。这些被覆盖在炮火之下的mg绝大多数都没能反应过来,只有两个通过qatg-02药剂在二转时获得超级反射能力的gmp人做出了反应。
不过就算机师本人做出了反应,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及时驾驶机动战士脱离险境。要知道亚瑟采取的是三点射击,本身就兼顾了敌机的躲避方向,力求取得最大战果。
于是,安然最终躲过攻击的只有一架mg原型机,其余13架被击坠,1架被打断一条腿受重伤。
这只是“暴风号”的一轮炮击,所取得的击坠数就已经超过佛尔斯和哈格两人在这个战团中的斩获之和。这样的炮击效果,别说是在战舰逐渐退居战场二线的这个年代,就算是在大舰巨炮盛行时代,也称得上是惊艳一击,足以排入单轮跑击战果前三。
在“暴风号”之上,单轮炮击战果第一的击坠数为21架机动战士,第二的为14架。但这两艘战舰都不是驱逐舰,如果只对驱逐舰进行排名的话,“暴风号”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而且如果要论侧舷炮塔数量和击坠数的比例,依然是“暴风号”的攻击效率最高。因为排名第二的是一艘主力舰,舰身长度375米,最大直径55米,侧舷炮塔数量比驱逐舰多了三倍有余。至于单轮炮击战果排名第一的,则是一艘已经成为历史的战舰——母舰“新亚洲号”,其侧舷炮塔数量足有“暴风号”数十倍之多。
所以把战舰型号摆出来一比较,就会发现“暴风号”的侧舷炮塔攻击效率有多高,也就明白亚瑟这名觉醒者火控手相比于普通人有多么强大。
而且再进一步深入分析这个数据背后隐藏起来的更多讯息,你就会发现“暴风号”的这一击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是“新亚洲号”还是那艘主力舰,其击坠的机动战士都是早几年的二代机或三代机,而“暴风号”此刻面对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