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配备的参谋部是假的?
李睿讲话完毕后,就离开了会场。
在黑山卫的发展上,李睿故意放慢了脚步,并没有想着怎么一口气就把所有的地盘全部打下来。
因为,他知道,那是不长久的。
想想上个时空,那个把地中海变成内湖的庞大帝国,结果怎么样呢?不足三代而亡。
有借鉴就有进步,所以李睿放缓了黑山卫扩充的节奏,更多的精力投入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实用转化方面。
只有有了蒸汽机,李睿觉得,自己的黑山卫才真正的走入了工业时代。自己的飞速发展必将招致敌人无穷无尽的攻击。
为此,李睿对外的宣称是,要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两年的书。
李睿的宣称一出来,大隋兵部、各种军事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去猜睿王的用兵之道。
大隋兵部松了一口气很好理解,虽然打仗没有消耗国库,但是架不住女帝懂事,大把大把的银子奖励发下去,其实总金额和军费饷银的总数也差不了太多。
所以,打仗,兵部就看不到自己的兵了,自然也就没有孝敬了。
大家都是京官,日子都过的苦巴巴的。
所以,这一不打仗,兵部也能知道自己的兵在哪里,打着配合黑山卫的旗号,多多少少也能分享一些黑山卫的功劳。
兵部也就都知道,只要打仗,这期间,大家的日子也就都寒酸了。
所以,李睿看书,外面的战争至少少了一半。
兵部自然是要感谢李睿的。
而那些专家,也都在庆祝。
终于不用预测战争的结果,被人持续打脸了。
记得,当时李睿攻略东西两部突厥的时候,这专家可是说,李睿要被突厥打出来,或是李睿灭亡突厥,只有这两种极端情况,毕竟这可是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是一顿火锅就能摆平的。
可是最后,睿王的处理结果让所有人的大跌眼镜。
李睿没有选择任何一种极端,而是平和的撤军了。
由于黑山卫自成一个体系,并不打算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军队风貌。
所以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只有通过女帝的转述,才能知道一点黑山卫的消息。
其他的消息来源完全不知道黑山卫的一举一动,于是,这些王公大臣们惯用的捧高踩低手段在李睿这里毫无效果。
当然,当时预测非此即彼的极端结果的专家们,都被李睿玩出来的骚操作给闪了一下腰。
可是要解说战争,又绕不过去黑山卫,所以后来对黑山卫的战争,所有的专家,要么是三缄其口,要么就是胡说八道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