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雨天必备之物。
乡里之中的百姓时有自制。
但对于勋贵来说蓑衣造价便宜,卖的又不贵,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基本无人将注意打到蓑衣产业中。
这保证了蓑衣作坊的盈利。
而这处蓑衣作坊,算是整个咸阳最大的一处蓑衣作坊了。
“不知道啊,老汉哪里知道那么多,总之,咱就出了一文钱,这蓑衣作坊就变成我的,那官老爷说,盈利了补足一千钱,不盈利不用咱担任何责任。”
“咱以前是卖草鞋了,这稻草秸秆等等编制成草鞋箩筐之类的,蓑衣草鞋都是自己编的,对这手艺熟悉啊,左右一盘算,就答应了下来,这不,这蓑衣作坊就成咱的了。”
嬴城转悠着就转到一个在咸阳城里面的作坊门口,就好奇的走了进去。
这一打听知道,和脑海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处理过的政令对应在了一起。
工业司杨宏为了将朝廷主持的手工业作坊卖出去,煞费心思。
因为刚开始根本没有人敢接手朝廷的作坊。
为这事商业司巴晨在他面前抱怨了很多次,招商不容易,没有人接手只能是朝廷来盘活。
手工业作坊一直都是少府的杨宏在主事。
为了租出去。
便用了一文钱法。
这个一文钱法甚至要比宗室的一文钱法还要早。
用一文钱卖掉蓑衣作坊,盈利补足,不盈利关门大吉不承担任何责任。
等同于免费送了。
目的就是让大家看到朝廷的决心,鼓励大家勇敢的接手朝廷作坊。
“那你这经营的怎么样?”
嬴城忍不住的问道。
说真的。
他觉得这蓑衣作坊按照这个趋势,不到三年就得倒闭了。
“啥经营不经营咱老汉不知道,不过最近有好几千的订单,在日夜加工的赶制呢!”
“能赚不少钱!”
嬴城摇了摇头,道:“你得先学会认字,还得学会算账,还要有和这些下订单的人维持好关系,还要拓展新的售卖关系,学会如何经营。”
“你现在不懂没关系,你可以聘请算账的先生,再找个识字的读书人和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同时呢,你这手底下也有好几十号人,要学会管理这些人。”
“另外,你还要和你这些工匠们签订雇佣契约,定时的给他们发酬劳。”
嬴城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
“那不行不行,我这钱都没有赚呢,就要往里面搭钱,不干,那算账先生要的可贵了。”
“等这些蓑衣斗笠卖出去了,再说!”
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