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灾难艺术家> 1213 开门见山

1213 开门见山(2 / 3)

式表示了欢迎,一点点打趣、一点点调侃,同时还有一点点睿智。

不要说记者们了,旁边三位演员也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

高寺林暗暗朝着艾娅和宋江潮挤眉弄眼,并且竖起了大拇指,仿佛正在说:

看,我就说了,交给导演就可以了。

现场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如果再继续反应迟缓下去,他的工作就要被陆潜做完了,他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快速接过话头,中规中矩地感叹了一下现场盛况,而后就快速转入采访环节,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让给剧组团队。

尽管镇定下来,但流程就稍稍有些赶,正是准备提问,主持人看了一圈,全场都是高高举起的手臂。

堪比白桦林。

然后,主持人就点了“电影圈”的记者。

“电影圈”,和“娱乐周刊”齐名的娱乐杂志,尽管不是专业电影周刊,报道范围涵盖了电影之外的电视、音乐、综艺等等等等,但因为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平易近人的定位,销量始终在全球位居前列。

另外,“电影圈”也是蓝夏电影节的官方合作媒体之一。

“……导演,首先恭喜电影在蓝夏赢得了十四分钟起立鼓掌的待遇。我想请问一下,今天欧阳娜涟……”

前半句,一切正常,常规套路;后半句,急转直下,莫名其妙,这起承转合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可言;而且,连接副词的使用也是完全错误的,一看就知道基本语法都没有学好,应该回炉重修。

“……她才是电影本来钦定的女主角,但最后因为档期冲突没有成行。从成品来看,艾娅的表现非常出色,但艾娅和欧阳娜涟是两种风格的演员,那么,电影风格根据演员的变化做出了哪些调整呢?”

“另外,如果欧阳娜涟担任女主角,高寺林是否依旧是男主角呢?导演对电影的本来构思是什么呢?”

“谢谢。”

单纯从问题来分析,这位记者非常礼貌,而且也非常专业,问题全部围绕着电影展开。

但经不起推敲,细细深入就能够发现,陷阱多多。

最简单也最直观的一个原因:

暂时撇开欧阳娜涟不说,记者的提问焦点始终围绕着“本来的版本”、“本来的构想”展开,这是否意味着,记者不喜欢现在的版本,又或者说,他认为现在的版本还有进步空间,演员还有更好的选择?

其实,关心演员的变化所带来电影风格的变化,这样的话题,有正确的提问方式:

“艾娅的表演带来了什么灵感”、“艾娅和高寺林的化学反应对电影产生了什么影响”、“评价一下两位演员的表演”。

诸如此类等等。

提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