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投奔(1 / 2)

十多年前?

崔珩思忖片刻,摇了摇头:“那时大晋正开国,各个世家宗主都忙着建功立业,未曾注意彭城王的动向。”

再者,那时他正年幼,也记不清那档子事儿啊。

谢远抿唇。

行吧。

清明节过,谢远和霍去病返回龙岗书院。

新的番薯幼苗和水稻已经播种了下去,早前谢远吩咐佃农开垦的新田也都准备好了。

谢远回去后,便拿出花生和木薯的种子开始栽培初代幼苗。

有了之前培育番薯的经验,这次谢远通过系统给的手册整出了古早版营养土,很快就培育出了花生幼苗和木薯幼苗。

等到移植进大棚,已经是五月了。

“主公,这次你种下去的又是什么?”霍去病看着这些绿油油的农作,一脸新奇。

“是花生和木薯。木薯和番薯一般广种耐瘠,至于花生……成熟后可烹炸蒸煮,亦可生食,益于心胆。若今年产量多,便用来榨油。”

霍去病:“榨油??”

“不错,用花生榨油。”谢远颔首。

霍去病咂舌。

他们吃的一般都是从西域来的胡麻油或者是猪油,这花生油倒还第一次听说。

不过既然是主公栽培下去的,那这花生油一定很香。

谢远看着已经给开始生长地花生苗,摩挲起了下巴。

等到经济南迁后,江南丝绸业发展,他要南下经商,并试着把纺车弄出来,然后用花生油润滑来纺织丝绸,减少人力,增加产量。

嗯,感觉可行。

……

五月五日,一个头戴斗笠的少年登临书院,求见谢远。

“小先生,有位自称是从陇西来的小郎君,想求见与您,并托我将这个转交给您。”书童将一株植物递给谢远。

是番薯幼苗。

谢远目光一顿,放下正在练字的笔,抬头看向书童:“那小郎现如今正在何处?”

“回小先生,他正在书院门口。你且引他入内,带到我这里来。”

“喏。”

……

那少年跟着书童入内,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只觉感慨。

待书童将他带到长廊尽头的小亭之下,少年便看见一个布衣纶巾的人儿正在烹茶。

书童作揖后离开。

“在陇西可还安好?”谢远倒了两盏热茶放在桌案,笑眯眯看向来人。

来人正是洛尘。

洛尘摘下斗笠,朝着谢远作揖,说出一口地道的中原官腔:“托小先生的福,洛氏一族在陇西一切安好。”

大抵是下地耕种得时间长了,少年原本白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