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乖巧温顺、贤良淑德。
“十一?”顾遥怜把纸条折好后,又看着地上的袖犬,想了想才说,“你等我一会。”
她拿着金疮药进了屋内,很快又拿着针线走了出来,把秋香色的小包袱上的缝给缝好。
顾遥怜擅针黹,不过片刻便在这普通的小包袱上,绣了一个简单的红枣。
她又在包袱内放了一包包好的酸枣核。
她这段日子,喜欢酸涩的东西。
她记得宋临渊总是失眠,恰好她知道酸枣核泡水,有宁神功效。
“辛苦了。”顾遥怜对这种毛茸茸的小动物没有丝毫抵抗力,她眯着眼抚摸十一,很喜欢这种手感。
十一极通人性,它趴在顾遥怜的脚边,任她揉来揉去,最后更是翻身露出小小的肚皮,让顾遥怜的心都融化了。
“呜——”十一蓦的站了起来,朝着院门口轻轻地呜咽了一声,然后转头就跑。
它本就生的小巧,只是眨眼间便消失在夜色里。
顾遥怜瞧着十一消失的方向,有些错愕。
等了一会,香茗端着安神的汤走进了院内,她见顾遥怜站着失神,赶紧提醒,“夜里风凉,小姐您怎么不多穿一些?”
顾遥怜茫然的摇头,“没事。”
她只是身子单薄,又不是和姑母一样畏寒。
香茗伺候着顾遥怜回了屋子,说起自己有个远房的婶子同她说,于嬷嬷到处抱怨说何嬷嬷老去庄子上,还被季氏赏赐了不少银子。
大房的何嬷嬷是看着季氏长大的,被器重多年,从前和于嬷嬷也相安无事。
于嬷嬷无非是找个借口抱怨,季氏对她的责罚。
“你去告诉这位婶子。”顾遥怜说,“让她就顺着于嬷嬷的话说,最好让于嬷嬷能打听出何嬷嬷去了什么庄子上,办了什么事。”
“顺便再透露给于嬷嬷一个消息,说何嬷嬷每年入秋都会夜里睡不好,得去回春堂抓药。”
香茗点了点头,“奴婢若没记错的话,回春堂的管事虽是大房的人,可于嬷嬷的侄儿是在回春堂做事?”
“是啊!”顾遥怜喜欢香茗的聪明,“若是于嬷嬷知道何嬷嬷不在了,或者是病了。自己能得到大太太独一无二的信任,你说她会怎么做呢?”
“若是从前,奴婢知道于嬷嬷也只是随便说说,发泄下内心的不满。”香茗笑,“可我婶子添油加醋后,却不一定了。”
顾遥怜点头,一口饮尽驱寒的汤。
她喜欢酸涩的味道,所以这安神的汤里也加了一些酸枣核。
翌日,顾遥怜醒来的时候就听到香茗抱怨,说养在院外缸里的睡莲下面放了几位红色的鲤鱼,今日去看居然少了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