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东西甚至是违背机甲师的操作规范的。虽然变动很小,但他还是要强调一句,实验室的机甲大师们通常都不会认可他的方法。就如五年前,他在论坛上给出的实验论证一样,其中一项推翻他论证的依据就是他的基础加工步骤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纰漏都会出现数据不严格,所以,他的数据再真实可靠,也是不被行家所接受的。
果然,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不到十分钟就有人提出疑义,“这样……怎么可以?”
机甲材料的加工都很严格,主要是为了达到最合适的性能。没有人敢随便篡改加工方法,哪怕是加工机器调整一丁点的角度都是慎之又慎,而这个江小离,不但篡改了步骤,甚至每一个加工角度都有细微的出入,与机甲师的行为标准不符。
江离就知道会这样,他也没打算说服谁,只道:“即便同是四级磷石,因为生长环境不同,它的物质结构也会不同,性能也会出现差异,所以我会适当地调整角度控制纯净度。”其实材料加工最难的就是对材料本身属性的把控,只有经验丰富的高级机甲师能凭借本能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废料,而中低级的机甲师通常会按照最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加工步骤,以减少因为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废料。
其实,现行机甲师的操作规范标准都是经过长期的磨砺沉淀出来的经典模式。在很久以前,并不是人人都能当机甲师的。因为有了这套规范操作系统,只要有心学机甲制造,几乎都能学会。这有利于机甲的批量化生产,但同时也会带来弊端,机甲师们轻易都不敢突破操作标准。实事也证明,很多人试图突破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在潜移默化里,他们将这种标准当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条例,甚至连机甲师的考核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不熟悉材料的人,当然按最严谨的方法最保险。
最后事实也证明,江离的方法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他不会故意让我们学不了吧?”走出江离的实验室,有人终于嘀咕出了自己的心声。
加索看了他一眼,“小离加工了三份,步骤和仪器都有调整,但最后达到的结果却是一样。”事实摆在眼前,人家就是精通各种材料,能摸准材料的脉搏。
“虽然每份材料加工都不完全一样,但是他的加工步骤倒是可以实践一下。”加索有些小兴奋,因为江离的加工步骤似乎很省时呢。
“可是上次我就稍微调整了一下加工顺序,就被一位前辈批得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