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动抬手的下一刻,“静”字碑也是动了。
“静”字碑银色光华闪烁的碑,仿佛因为激动或者紧张而变得急促起来的呼吸一般,明暗之间更是变化的飞快。
当罗动抬起的手,与“静”字碑的银色碑接触。
那种仿佛连通心意的感觉,瞬时间从罗动的指尖传遍全身。
孙同舟当时告诉罗动,造化碑的归化是对于持碑人意志的一种体现,也是造化碑自身的一种变化,但是孙同舟却并没有具体和罗动解释这归化的含义。
如今,即便不需要孙同舟解释,罗动也是从与“静”字碑碑接触的一瞬间,理解了归化的含义。
所谓的归化,是指在与造化碑建立普通交流沟通的前提下,造化碑对于持碑人更进一步的托付,可以说是造化碑对于持碑人完全信任的体现。
虽然罗动并不明确的清楚“静”字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但“静”字碑的这种变化,无疑是好的。
孙同舟所持的“木”字碑之所以能够化作各种形态,攻守兼备,也完全是因为其完成了归化的缘故。不仅如此,孙同舟操纵“木”字碑时的那种得心应手,那种随心所欲,尤其是与“木”字碑所表现出来的心意相通,只是寻常与造化碑达成共识,是完全做不到的。
罗动曾经想过,等他的“剑”字碑什么时候归化了,那柄由碑化剑的利刃,缭绕的那些毁天灭地的剑意,将会带来多大的威势。
当然罗动也只是想想而已,“剑”字碑的归化可不是说能能做到的,连罗动现在想要借用其属于钟离叔叔的那道剑意,都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且还是威势小许多许多的那种。
不过,眼下的事态发展,倒是让罗动有些欣喜。
“剑”字碑暂时无法归化的话,自然是急不得的。反倒是这“静”字碑,在自己无意之间,已经做好了归化的准备,这对于现在的罗动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静”字碑碑之的银色光华,透过碑传到罗动指尖,紧接着宛如涓流赴海一般,不断的在自己指尖向着手臂汇聚。
看着如此异的景象,罗动起初有些紧张,毕竟这些沾染到指尖手臂的银色光华,具体是什么他并不清楚。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罗动的紧张慢慢消退,一些画面逐渐在罗动面前浮现。
老僧枯坐于山壁,口念念有词,却始终双目微闭……
张狂的壮汉翘起腿,与桌边的众人把酒言欢……
风韵犹存的妇人靠坐在床榻边,轻摇着团扇,似乎是在等着未归的丈夫……
军师一般的人物,在面对千军万马时,胜券在握的轻捋胡须……
……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没有关联,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