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寒门凤华> 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不变应万变(2 / 3)

这眼看都要一个月下来了,刘千里天天在西市上一边摆摊一边买粮,却算上今天买到的一斗,总共竟然才买了九斗粮。

不过从五月一次性购买五石粮,六月一整月前后购买了两石粮,七月又买了近一旦粮,如今家里是实实在在存了大半年的粮食,即使之后不买粮,他们家不铺张浪费的吃,熬过今年冬天肯定没问题,便是明年青黄不接的三月也能覆盖,之后就是夏天了,雨后的春笋、满山的野果野味、河里的鱼虾蟹蟹,都能让人糊口了,那时总该也能下雨了,冬小麦在芒种的农历四月就该收了,他们一家也算是能安全度过这种非常时期。

当然这些日子一家几张嘴,少不得要吃,有刘辰星的俸禄米和来时柳阿舅给他们准备在米缸的粮食,加在一起也吃了将近三个月,到现在就要用到买的大价钱粮了。

柳氏和柳阿婆在后院厨房准备一家人的晚餐,前院有荷塘景色好,爷仨就站在荷塘说着话。

听完阿耶刘千里事无巨细地说完近来摆摊和囤粮的种种,刘辰星可以说已经算是基本了解长安现在的情况。

不说关中地区这个大范围,长安已经干旱了四个月了,夏收和秋收都没指望了。

长安粮食价格疯涨,已经濒临平头老百姓承受极限了,此乃其一。

其二,长安粮食有价无市,哪怕老百姓拿着钱也不好买到粮。

综上可见,长安已经出现了粮食恐慌。

长安又乃天子脚下,恐慌绝对不可能有,现在当先安抚长安老百姓的恐慌。

说来,无非就是旱灾之后朝廷的赈济。

本朝旱灾时的一向举措,无非就是调粟赈民。

此中有三大举措,一是移民就粟,二是移粟就民,三是平粜。

这三大举措,在沈氏夺得天下,建立朝堂后就屡见不鲜。

建国之初规定:”每岁水旱,皆以正仓出给,无仓之处,就食他州。”这一项就相当于移民就粟或移粟就民。

更详细的,离长安老百姓最近的旱灾情况,就是发生在女皇夫婿沈氏高宗皇帝年间。

她不久前才看见有记载——是岁,天下四十余州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关中尤甚。诏令任往诸州逐食,仍转江南租米以赈给之。”

此类赈济,在沈氏高宗皇帝当政间屡有发生。

但是现在情况还用不到开仓赈济,当是平粜,顾名思义就是遇到荒年,官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这样一来就可以稳定粮荒,更稳定百姓恐慌。

刘辰星听完种种,一念就思及以上,对朝廷接下来应该如何做,沈仲夷一行人今日为何来,心里已经有数。

接下来,只需再和阿兄刘青山、柳阿舅处再了解一下当今的时局,以及朝堂上对关中时隔多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