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走进不科学> 第三十六章 意向达成

第三十六章 意向达成(2 / 3)

方,小牛算是一个中间人,威廉自己提供的则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后盾。

因此抛开教会不谈,三方内部的利益分配最少也应是4∶3∶3,如果徐云态度坚决,拿走一半也很正常。

要是教会这边占股七成,自己一家实际上的分成岂不是才一成不到?

看着有些激动的威廉,亚尔林朝他摆了摆手,示意别着急:

“威廉先生,您先听我说完好吗?”

接着他顿了顿,继续道:

“首先是番茄酱的材料成本问题,虽然没有看到具体的配方,但我敢肯定,其中一定少不了糖,您说对吗,威廉先生?”

听到糖这个字,威廉顿时不说话了。

17世纪的欧洲不像后世,两块五就能买到一包白糖。

在这个时期,砂糖在欧洲都称不上是一种食品,它们更多是被当做药品来使用,或者就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用来炫耀其权势和财富的物品。

把砂糖作为药品的原因,主要是那时候有很多人患有慢性的营养不良症,砂糖具有很高的热量,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可以立即见效的一种‘特效药’。

此时一百克白糖的价格差不多要8-9便士,相当于一家人一年收入的1/20。

小牛家的那点白糖是威廉夫妻匀给小牛的储备资源,若不是小牛当时正在考虑无穷级数的问题,徐云几乎不可能顺利将它带走。

而教会如果选择与威廉一家合作,届时展望的最少都是格兰瑟姆这种镇市场,前期制作成本显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还得由教会承担。

看着气势逐渐有些减弱的威廉,亚尔林再次笑了笑:

“除了成本以外,格兰瑟姆教区还能提供更高级的渠道——远的不说,起码覆盖东米德兰兹五分之一的区域还是不难的。

威廉先生,您也是个商人,应该能明白百人购买和万人购买的区别,您说是吧?”

百人销量赚百分之百,万人销量赚百分之十,后者的利润却是前者的十倍,这是一个连利拉尼都会换算问题。

想到这儿,威廉不由朝徐云看了一眼。

徐云轻轻耸了耸肩,示意自己没有意见。

亚尔林说的两个理由都非常充分,加上徐云自身在这个时代赚多少钱都带不回去,因此他也没太过计较的必要。

见此情形,威廉也只好放弃了大盘上的争夺,转而攻向了细枝末节:

“亚尔林先生,您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觉得七成还是有些高了,六四分您看怎样?还有就是预付款的问题,我希望最少能拿到八枚基尼”

到了这种锱铢计较的环节,威廉很自然的将称呼从‘牧师’改成了‘先生’,毕竟牧师这两个字在这种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