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上的结婚戒指也很清楚。
许多人时隔多年,都对伦琴夫人的那张手骨照片印象深刻。
后来伦琴还凭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但一方面。
由于受众年龄的问题,课本上对于伦琴发现X射线的过程并没有太过深入的进行描述。
在原本历史中,伦琴发现X光的过程其实远远没有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读过光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光,实际上就是能量的传递,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
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的电子获得额外能量,在跃迁过程中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太阳光、电光、火光都是如此。
因此呢。
本质上光又是一种电磁波,是依靠光子传递的能量信息。
有能量,那么自然就有频率之说了。
人眼在长期进化中,只对波段约380~780nm的频段感光,因此这个特定频段的电磁波被称为可见光。
也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
而除了可见光之外,还有许多人眼看不见的光。
如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就属于看不见的光。
这些光都是电磁波谱中的某一个波段和频率。
X射线是仅次于γ射线的电磁波,波长在10纳米~0.01纳米之间,频率在3^16~3^20赫兹之间,能量为124eV~1.24MeV。
这是每一个光子的能量,x射线属于高能射线,因此它的穿透力很强。
当X射线照射人体时。
一部分x射线被人体物质吸收,大部分则会从原子隙缝穿越透过。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
在穿透物体的过程中。
根据物体的密度和厚度,X射线的吸收度不一样。
因此穿越的X射线就有强有弱,这样就在感光胶片中显示出被穿越物体的结构来——这就是后世X光的原理。
说到这里,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X射线是不可见光,那么伦琴是怎么注意到它的呢?
课本上只是写了伦琴在真空管外的屏幕上发现了光点,但X射线不可见,理论上也注意不到它才对嘛。
当然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
不对吧。
为什么紫外线可不见,但紫外线灯却能看到紫光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紫外线灯的厂商在灯内加入了光引发剂或光敏剂,经过吸收紫外线光后产生活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