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走进不科学> 第三百零三章 任务完成倒计时(9.6K!)

第三百零三章 任务完成倒计时(9.6K!)(2 / 9)

西,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他将身边的那个花瓶从瓶颈处拎起,另一只手的手指在瓶身处敲了几下,瓶身响起了‘叮叮’的脆音:

“就是它。”

小麦身边的巴贝奇眨了眨眼,先一步问道:

“陶瓷?”

徐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没错,这个元件的名字,就叫做压电陶瓷。”

众所周知。

电信号严格来说只记录了声压信息,但响度、频率之类的其他信息都可以通过声压来变换出来。

比如响度实际上跟声压强度有关。

频率信息则通过声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音色则是谐波结构的表现。

也就是波形中,就包括了音量、音色等所有的信息。

因此想要将声波和电信号互相进行转换,常见的只有两种方式:

一是改变电阻。

二就是增加换能器,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其实换能器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在声学中主要是指电声换能器。

从意义上来说。

换能器就是接收电(或声)信号,将其转换成声(或电)信号的器件,使输入信号的某些特征在输出信号中反映出来。

一般情况下。

声学换能器同样可以分成两类:

磁致伸缩式,以及压电陶瓷式。

徐云这次准备拿出手的便是后者。

压电陶瓷。

是指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运用到的是压电效应。

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介质在受到机械压力时,哪怕这种压力像声波振动那样微小,都会产生压缩或伸长等形状变化。

从而引起介质表面带电,这也叫正压电效应。

反之施加激励电场,介质将产生机械变形,便是逆压电效应。

这种效应首次发现于1880年,发现人是居里兄弟,也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

基于这个原理。

在经过一定手段处理后,压电陶瓷便可以完美的做到声波和电信号的转换,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元件。

后世的手机耳机、蜂鸣器、超声波探测仪甚至打火机中,都可以见到压电陶瓷的身影。

国内的风华高科,国瓷材料,潮州三环这几家公司,也都算是相关技术储备比较高的翘楚。

而从设计原理上来看。

压电陶瓷需要的理论依据其实和麦克风差不多,一个是傅里叶变换,另一个就是电磁感应定理。

这也是徐云为啥会选择把它拿出来的原因——如今这个时间线的工业水平已经无限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