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游戏小说>18世纪全面战争> 344 内部改革

344 内部改革(3 / 5)

想蔓延的最佳温床。

好在,到了1807年时,健忘的民众很多都已经在繁忙的生活中,将希腊兵团的遭遇遗忘。

只要罗马帝国政府在今后的战争中,不再使用那种可怕的督战方式,希腊炮灰兵团的事迹将会随着一代人逝去而彻底被埋葬在历史尘埃之中。

谁叫平民生活日常中,始终要为衣食住行奔波呢?

或许,那些吃饱了饭喜欢思考的哲学家们,会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但在严格的舆论管控中,谁要是敢写宣扬革命思想的书籍,那就不是封书那么简单了,全家都得被抓起来吊在路灯上警示众人!

除此之外,和平的这两年,罗马帝国也详细划分了语言文化区域。

李维最开始是倾向于语言文化统一的,但在内阁的提议下,发现这么做阻力太大,还很容易引起民众反抗,给革命势力可趁之机。

于是,李维只好采取较为温和的统一。

在最敏感的语言文化区域上,粗浅的划分了三大区域——法语区、德语区、意大利语区。

很显然,落后的巴尔干地区没有资格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这里也是李维最不担心爆发革命的地方。

那里的人口和工业基础摆在那里,即便爆发革命也是送菜的命。

法语区是李维的发家之地,总不能把法兰西语言搞没吧。

那相当于自己放弃最支持自己的地区!

如今法兰西人民的日子没有多少改善,但对李维的支持率那是蹭蹭暴涨,再加上媒体不停的渲染,李维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名副其实的英雄。

这也是为何民族主义觉醒的法兰西地区,革命党势力自始至终都十分羸弱的原因,李维的个人声望实在是太高了!

军事胜利不愧是最快捷增强政治声望的方式。

而德语则是比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中欧民族的主体语言,李维没有特意去区分奥地利语、巴伐利亚语等等各种语言,而是统一归纳为德语,取自人口最多的方言为标准语言版本。

李维要把中欧变成自己的基本盘,自然不能剥夺他们自身的语言,语音文化是人们最敏感在意的地方,毕竟文盲也需要说话交流,文化则代表着他们的传统习俗!

这些东西的更改,自然要符合多数人口的利益,少数人口被削弱的话,则无所谓,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理。

意大利地区北部是罗马帝国中数一数二繁华的地方,意大利人自然也被李维视为未来的基本盘,李维不需要厌战的意大利人去打仗,只要他们安稳生产提供国力就足够了。

就此,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成为罗马帝国的三大官方语言,其他语言全部被列为不具备推广条件的地方方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