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商就不说了,世家都抄了几个,江南的世家那是真的有钱,每一家的家产都不止百万,再加上富商送瘟神给的,足够这次用兵的辎重消耗了。
“主子,大人们应该不会允许您亲征。”
“他们允许不允许那是他们的事情,我去不去,那是我的事情,这是我继位以来第一次用兵,必须胜利,若是我不亲自到场,我放心不下,况且便是我御驾亲征了,也不会让我冲在最前面,没多少危险,不必担心。”
“我是要成为盛世明君的人,亲征肯定要亲征的,即使不是这次,也会是下一次,没有多少区别。”
秦一鸣劝过了以后,见戚追坚持己见,也就放弃了。
果然,文武大臣一听说戚追准备御驾亲征,纷纷出来劝阻,现在戚追还没有成亲,膝下也没有子嗣,战场那么危险,若是出了点什么事情,那朝堂岂不又要一番震动?
然而戚追登基到现在,时间虽然不长,可哪次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
他从登基就一直表现得非常强势,这却是他故意为之的。
本朝从天历帝开始已经慢慢开始走向下坡路了,如果不能强势起来,那么他想要改变,会很困难,想要改变这个明显的局,就需要强势的帝王,否则的话只会慢慢被大臣限制住,推行什么政策都会艰难得很。
他一开始塑造的就是一个手腕强势,不按常理出牌的帝王形象,加上多年冷宫生活,没几个人了解他,这才打了个出其不意。
讲真,皇帝生活没他想的那么简单,他之前在冷宫学了很多,以为差不多了,真的登基才发现还远远不够,难怪书上说实践出真知,仙长大人的书果然不会骗他。
他估摸着这也是仙长大人坚持不懈地每天给他安排任务的原因,因为他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承担这天下的责任,虽然在大臣眼中他已经很厉害了,可这还不够。
秋季是北方南下打谷草的好日子,这时候殷朝刚秋收结束,物资丰富,又没有到冬季寒冷,出行方便得很,这时候南下打谷草回到草原,又可以美美地过一个冬季。
所谓打谷草,不过就是北方戎人南下掠劫。
而且北方对殷朝一直虎视眈眈,从前有名将守着,不敢妄动,现在名将死的差不多了,后成长起来的将领明显无法震慑北方,别说打谷草,再过几年,说不定就会南下入侵了。
戚追做过类似的策论,对此分析了无数遍,在朝中大臣都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几年后会遇到什么。
作为一个皇帝,不但要治理好本朝,还得防御外敌,要是等到北方大举南下,那要死多少无辜的百姓?已经将殷朝当做自己责任的戚追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刚登基的现在,需要先给北方一个下马威,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