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五到八年的寿命,一大半人都还捨不得扔呢,修修补补继续用。
同样截止到1990年底的统计周期,苹果公司的个人电脑,在美国国内市场的保有总量,是140万台,佔全美市场的11%。这里面1984年上市的mac-i型存量40万台,1988年底上市的mac-ii型存量100万台。
单比最新款竞争力的话,王安wps的累计销量起码是苹果mac-ii的两倍。
其他封闭式作业系统的小牌厂子加起来,累计还有200多万的存量。
不过这个数字显然不如头部的王安和苹果那么有朝气,因为这个200万里,老掉牙的陈年旧货比例极高。至少150万台都是1987年以前卖出去、还没捨得淘汰的。
而1988~1990这三年里,所有封闭式系统杂牌加起来,累计才卖出去七八十万台,也就是说这些小厂全部加起来,销量也只有王安wps的三分之一。
全美剩下的一半存量,都是跟着微软的ms-ds和英特尔x86架构的开放式系统电脑。
除此之外,从国际行情的角度来看,1990年底,美国的个人电脑保有量规模,能佔到全世界的40%之多。
毕竟美国人在自动化和电脑化方面向来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人家的gdp就能佔到全球的25%~30%,在电脑方面佔40%几也是应该的。
所以,虽然没有官方、全面的全球统计数据,业内人士根据美国的数据预估类比,觉得眼下全球个人电脑保有量应该不会超过3000万台。
当然了,在win95出现之前,欧洲人也都有自己的电脑品牌,自己的封闭式作业系统,还有很多小牌用开源的unix的衍生款。
所以微软在欧洲如今还不是很强势,历史上要到win95时代才正式可以达到平推的程度。
在美国以外市场,微软系的总佔有率目前是400多万台,加起来的话,微软阵营如今的全球规模是1000万。
而王安wps在美国以外市场,这些年累计卖出了90多万,加上美国本土的220万,一共是310万,算上上一代旧货,全球总保有量400万出头。
苹果公司全球总保有量大约是180万。
其他将死小厂,包括欧洲和曰本人的全部杂牌机,总量1400万,不过这些都是冢中枯骨,没必要详述。
微软正是靠着全美一半阵营佔有率、全球三分之一的阵营佔有率,以及由此带来的未来想象空间,撑起了那200亿美元的市值。
主要是预期和想象空间值钱,存量其实不值多少钱,毕竟稍微算算账就知道,1000万台电脑你就算卖整机,撑死了也就几百亿美元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