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两个露西亚科学家搞出石墨烯,从一开始动了念头想设计实验验证,到真的找到合适的粘胶材料、完成层撕剥离,那也是花了好几年研究时间的。
顾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当然也要让王富这些研究员,先在不知道最终全局目的的情况下,把这些过渡材料的研究够搞好。
至于资金和待遇,顾骜是不吝惜的。
仅仅几天之后,随着王富和他带领的新研究小组开始筹备后,他得到的待遇,就让他死心塌地放弃了“干几年学点经验,将来再看看要不要自己下海”的念头,决定给顾骜卖命一辈子。
这只是一个在其他资深大佬看起来研究方向很冷门、没什么价值的小组。但是顾骜居然给每个研究员都开出了至少五位数人民币的薪酬,阶段性有论文有发现,还有至少五位数美元的奖金。
只要是相关的sci有影响因子的论文,属于目标研究方向领域的,哪怕才零点几因子的期刊,一篇文章就是几万美元起步的个人奖金。
任何一项过程性的材料专利,那就更不得了了。
国内的研究员谁特么见过这种重奖的阵仗呀。
重回80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