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大促来拉人,要解决真需求。
至于你提到的当年布点所购入的机器,要提前折旧完毕的事儿,我觉得也不用算得那么悲观对了,那些当年布点的电商专用小型机,是完全我们自己掏钱的么相关的经销商就一点都没摊销宣发成本”
马风连忙解释“也有摊销一部分的,当时谈好了是经销商承担20,我们承担80,所以他们最多也就一个网点出资一万美元而已。”
即使新渠道的销售推广的分成,完全由阿狸巴巴公司享有、不给渠道商分成,从协议和法理的角度上来说,依然是可以要求经销商们出一点钱的。
这就跟你肯德基的加盟店,要把销售额的12作为“广告费摊销”上缴总公司一个道理电视上网路上那些小鲜肉代言人,都是肯德基总公司请来拍的,而广告宣传的效果是每一家门店都会享受到的。
顾骜让马风开闢新渠道阿狸巴巴,严格来说也会提升天鲲品牌的知名度、多上一些新闻、增加品牌的“高科技含量”贴金度,美化公众认知。
所以,多多少少可以让经销商按照“广告费”的名义摊销。
至于马风担心未来进入穀佛网的伺服器客户端架构模式后,那些用了四五年的小型机无法找到接盘者,那也是基于80年代经验的考虑。
在80年代那些ib的小型机,很多都是卖出去时作为某些用途定制后,就比较难挪作他用的。那时候的电脑不像后来的电脑伺服器,随时随地重装系统、升级硬体,然后卖二手机。
ib的客户,都是比较专业的,ib也很少容忍二手市场壮大,加上销售小型机往往需要配ib的付费技术服务,你要是随便乱卖二手货,ib不给售后,用户就歇菜了。
这个时代人们对小型机的认知,就跟后世工厂买c调控的工业机器人差不多。
不过顾骜知道,随着未来伺服器客户端的网路架构渐渐普及,ib肯定是迟早撑不住这个压力,不得不放开监管的。
不然那么多客户手上的小型机,还没到物理报废年限,就已经面临“用更便宜的方案可以更好地解决网路接入需求”,你总不能扛着让这些客户都不更新设备吧。
马风说的那些机器,再过个两年,大约5年使用期之后,就想办法卖二手机处理掉吧。
就当一台只回血1万多美金,那也相当于两年多折旧了,总金额方面能比直接报废少亏损大约一千万美金。
实在不行就当做慈善,重装一下系统,把旧机器半卖半送捐给国内某些科研机构。
1995年以前,国内需要用到小型机的,多半也是科研单位了,全中国那么多院所,还消化不掉几百台小型机么。
慈善就从顾骜的账上算好了,也别走阿狸巴巴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