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他叫做李义,自称是宋军军官,说是有要紧的事情要拜见严元帅。在下心中疑惑,所以就将他拦下来,准备问个究竟。”
“原来是这样?”
郑元龙若有所思,上下打量了一下李义:“既然如此,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何要来这里?”
“这个。还不是因为那蒙军的原因?谁都知晓,自从崇国公被那阿术打伤之后,整个襄阳便势转急下,莫说是打退对方了,便是能否守住襄阳都成问题。这不,就在前些日子,那阿术便领军打到了襄阳城外,虽然是铩羽而归,但是周边居民却遭逢劫掠,全都被那阿术给掳走了,城中百姓也是心有戚戚,莫不是胆战心惊害怕哪一天襄阳城破,自己也成为蒙军刀下亡魂。”
李义顿时紧张起来,自对方身上明显露出一股不逊于吕文焕的气势来,这让他倍感压力,说起来的时候也是断断续续。
“正是因此,所以在下方才冒险而来,便是希望能够投入贵军麾下,为贵军前驱。”
“原来是这样?”
郑元龙嘴角微翘,轻蔑的目光自对方脸上扫过:“但是你应该知晓,我军治军森严,非是经过遴选者,不得入军。以你们的条件来看,只怕很难。”
自改制之后,华夏军对入伍军人的审核便一日超过一日,并非是什么人都能参军的。
而且对于投降的士兵也有所规定,必须要将武器上缴,并且遵照华夏军的军纪移驻他处,若是没有军令的话,不得有任何异动,为的便是避免军队沦为土匪,平白败坏华夏军的军纪。
正因如此,所以宋朝将官若非逼不得已,多数并不考虑投入华夏军麾下。
说句不客气的,若是投入蒙古的话,或许还可以保留军队甚至还会被授予官位,但若是投入华夏军的话,那除了保留一些自己的私有财产之外,关于军队的一切就会被全数剥离,更莫要说什么高居官位了。
唯一安稳的结局,也许就是在长安乖乖的当一个寓公度过余生吧。
“这个在下当然知晓,所以我今日前来,乃是带着重要的消息。”李义舔着脸说道,为了求得生存,他也是豁出去了:“若是能够启禀严司令的话,定然能够让那蒙军付出惨烈的代价。”
“哦?这倒是有趣!我倒要看看你的消息到底有多么重要,能够起到这般用处?”郑元龙轻笑一声,旋即诉道:“既然你执意要见严申的话,那不妨跟来吧,反正我也有事情想要和他商量一下。”末了,神色一凛直接喝道:“当然,若是这消息乃是假的,你应该知晓后果。”
“这是自然。”
李义身子一颤,眼中自是透着害怕。
他亦步亦趋跟在两人身后,一起来到了参谋部所在的位置。
等到来到此地,李义便见到那传说之中的严申了,相较于吕文德那略显张扬的气势,严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