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鸣凤天下> 第219章 长弓改滑轮显威,火枪现名为铳枪

第219章 长弓改滑轮显威,火枪现名为铳枪(2 / 5)

了节省力量所采用的滑轮组的原理,将其缩小并且以锻造出来的生铁作为材料,制造出了这种新式滑轮复合弓。”

“看来那一位倒是一位明白人。居然知晓如何降低避免弓的缺陷,弄出了这种东西来。”萧凤立时笑了起来,她看着手中的长弓,已然明白过来这个东西在这个时候出现究竟对赤凤军有多么重要。

自从弓和箭被发明了出来之后,就一直长期存在于战争之中。

它是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一般都是用铜或铁制造,而在少数民族,比如说蒙古地带,则是用狼牙制造而成的;杆为竹或木质,羽为雕或鹰的羽毛,当然如果是用山鸡或者鸡鸭的羽毛也行,只不过那硬度却是逊色许多。

可以说自从弓箭被制造出来之后,就一直是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弓箭并非是利用弓弦发射箭矢的,而是通过外力扭曲具备相当弹性的材料,也就是扭曲弓身来发射箭矢的,因此制作弓身的材料弹性势能越大,则其赋予箭矢的能量也就越大,所以对弓身的制作也就越发的讲究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竹子作为弓身,再到后面的各类木材、角以及其他东西,其弹性势能也就越发,自然其弓箭的威力也就越大。

而在中国的《考工记》之中,就说了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等材料为主,以上六种材料合称“六材”。

“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说的就是制作长弓时候,各种材料所起到的作用。

在这里面,干则是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用以制作弓臂的主体,多层叠合。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檍木、柞树等,竹为下。

角,即动物角,制成薄片状,贴于弓臂的内侧(腹部)。制弓主用牛角,以本白、中青、未丰之角为佳;“角长二尺有五寸(近五十厘米),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这是最佳的角材(一只角的价格就相当于一头牛,故称之为牛戴牛)。

筋,即动物的肌腱,贴博于弓臂的外侧(背部)。筋和角的作用.都是增强弓臂的弹力,使箭射出时更加劲疾,中物更加深入。选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

胶,即动物胶,用以粘合干材和角筋。《考工记》中推荐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等六种胶。胶的制备方法“一般是把兽皮和其他动物组织(特别是肌腔)放在水里滚煮,或加少量石灰碱,然后过滤、蒸浓而成。据后世制弓术的经验,以鱼组织、特别是腭内皮和鱼膘制得的鱼胶最为优良。晚近的中国弓匠用鱼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