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要在一个月内建成,而后便命各地府衙联系百姓,先用钱收购一批豆粉和牲畜粪便。至于后面推广的事情,就由你来负责。”
吴从汉叉手称诺。
接着,吴从汉拿出一份名单呈给李从燕,说道:“主上,这是登州各地木坊的地址,以及有记录的木匠名单。前几日主上要搜集这些信息,现在已经登记完毕,请主上过目。”
“好!”
“只是不知主上要这些信息做什么?”
吴从汉心中暗道:“难道主上还要筹建木器坊?”
李从燕拉着吴从汉来到跨院的另一边,指着地上几个形制有些怪异的东西,说道:“我要召集登州的木匠大规模打造这些东西!”
“这、这是江东犁?”
吴从汉诧异的看着地上的几个异形江东犁,暗道:“还真要筹建木器坊啊?”
李从燕不理会吴从汉的诧异,而是说道:“其辕曲,因以名,故称为曲辕犁而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便于调头和转弯。”
李从燕说的这些都是曲辕犁的优点,而这种犁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无法深耕。
特别是在登州这种土质比较硬实的耕地中,如果无法深耕的话,种子根本无法掩埋进更为湿润的深层土壤中,那样一来就算有再好的肥料也无济于事,庄稼的产量注定不高!
向吴从汉解释完曲辕犁的优缺点后,李从燕便对着一个改良后的曲辕犁解释了一番。
原来李从燕的这种曲辕犁改良型做了很大幅度的修改,先是做出了一个如同犁耙的部分,由三根中等长的木料组成,三根木料一头圆一头尖,被一个并不大的框架固定在一起。
而后又用几块木板做出了一个梯形的木框,只不过这个梯形木框的底面没有封上,没有封上的底面就如同喇叭一般向上敞着。接着又用凿子在梯形木框的下面钻了一个小洞,刚好能够容纳种子通过。下一步就是用木料修出两根长一些的直棍,将这两部分连接起来,将梯形木框和类似犁耙的部分组合固定在一起。
其实李从燕设计的这个改良型曲辕犁学名叫耧,是一种既可以耕地又可以播种的农具。
这种耧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播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最多的甚至可以种五垄。说白了就是古代的播种机,用耧播种,亦称“耩地”,耧也叫耧犁。
如果李从燕没记错的话,其实此时耧已经出现了,只是因为朝廷没有大力推广,以及各地节度使各自为政等各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