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白色细棉布,棉布下面是有东西的。
好马配好鞍的道理,这样的细棉布盖着的东西……
“冬初,你真的去卖吃食了?”连巧珍惊讶莫名。
“是啊。”袁冬初答道。
“那……卖了吗?”连巧珍迟疑着,继续问。
“卖了啊。”袁冬初一脸的理应如此。
“真……真的啊!那你……赚到钱了吗?”这话问的有些过界、有些失礼,但连巧珍实在压抑不住内心的惊讶。
“嗯,还不错,算是赚了。”冬初的回答不太明朗。
“算是赚了?那是赚了,还是没赚?”连巧珍追问。
“我用卖了吃食的钱,又买了些糖和面粉。”袁冬初回答。
连巧珍眼神深邃起来,又买了面粉和糖?那就是说,袁冬初做的吃食,是用鸡蛋、面粉和糖做的。
刚刚把吃食卖光,立即又买了面粉和糖,袁冬初自家有鸡蛋……这是……要长久做这个生意了吗?
这生意,一定很赚钱吧?
否则,总要考虑盘算一番,才会决定接下来是否继续。
那一刻,连巧珍非常后悔。
晌午时分,她若是和袁冬初一起去买糖,再听她说说怎么用鸡蛋和糖做吃食。说不定,袁冬初忙不过来的时候,会喊她一起的。
“冬初,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吃食?”连巧珍试探问道。
袁冬初似乎思量了一下,没回答连巧珍的问话,而是说道:“我听我爹说,咱们左近的码头,偶尔会有富贵人家乘坐的客船停靠。我琢磨,若是把我做的这个吃食去那里兜售,应该比集市卖得好。”
连巧珍没回过味,那只是偶尔啊。
偶尔一次,怎比得上集市这样日日有生意?
她怔怔的应声:“哦,你是这么想的啊?”
她猜测,袁冬初之所以扯这种没可能的话,是因为赚钱的手艺要保密,不愿告诉她实情,所以才岔开话题,说些有的没的。
没想到袁冬初拿出钥匙开锁之后,说道:“进来说吧。”
从那天开始,她就和袁冬初一起做点心。
附近码头有客船停靠,她们便乘船过去,把点心卖上客船。没有客船,就在集市上把点心卖掉。
在集市上卖点心,果真和客船上没法比。点心价钱没差别,但生意的做法却是不同。
客船的主顾非富即贵,她们把点心卖给主顾之后,主顾若是多问几句点心的做法,她们便会把做法告知。
只不过,她和袁冬初都是能说会道的人,告知做法之前,总会表示一下方子的珍贵、是她们赚钱的根本云云。
赖以赚钱的点心方子当然很珍贵,大多数主顾得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