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这小子刚才表现的很犀利,怎么对着一个姑娘,一下子就变得如此狗腿?
袁冬初笑笑,说道:“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廖大老爷和大官人纠正指教。”
卓远图的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这姑娘果然有想法。以她和何东平商谈的经验,现在又如此镇定,她对三家合伙的信局,一定有她的见地。
袁冬初没有顾天成那么多心眼,而且在这个大男子主义当道的年代,怕是人家也没工夫听她忽悠。
于是,她很干脆的说了自己的看法。
“之前,卓大官人和诚运南北合作,定下鸿江船厂派管事和一些人在信局做事,除了管事和做事的这些人,鸿江船厂只定期检查信局的收支账目,并不参与信局经营和管理。不知廖大老爷这一方,是否也是这个想法,不准备参与经营?”
廖清溪迟疑着,之前有顾天成的提醒,他当然没有掌控信局的想法。但在经营上,总要关注一下的。
就算不掌控整个信局,但掌握通州周边、以及廖家祖籍所在城镇的投递事务,却很有必要。
“那就照着鸿江船厂的先例来,廖家也不参与信局经营,只派几个管事和家中下人在信局做事便可。”廖清溪说道。
至于是不是参与,却不是廖家主人亲自出面才叫参与的。想要怎样,指使下人去做便可,没必要亲自出面。
“这样便好,”袁冬初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个事先约定,并把约定写在合作文书的主要条款之内。”
两个大佬有些不适应现在的场面,他们还没经历过这种由他人主导的谈话,而且这个他人,还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
袁冬初继续说道:“首先,诚运南北在诚运投递中股成最多,日后诚运投递事务有分歧时,三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最终,要以股成占优一方做决策。”
两个大佬对视一眼,这不就是说,信局的事,只有你一家说了算吗?
只是,两人感触也有不同。
一个有过一次经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另一人,就是廖清溪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能在廖家家族和鸿江船厂大东家面前讨要主动权的人,可以说屈指可数。
难道这女孩子能算一个?
两个想法不同的人各自转回视线,若前提是不参与经营的话,这个说法也不算错。
忍了!
“若决策方有明显错误呢?”廖清溪提问,虽然这一提问连他自己都觉得憋屈。
不满意一个小人物的话,他堂堂廖清溪,居然没有把她大声喝退,居然会提出疑问,这叫什么事儿?!
袁冬初像是不知道她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