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经过。
其中,一些事情是计划过的,袁长河知道。
但通州廖家在诚运投递中参股,却真正是个意外,一个颇为美妙的意外。
袁长河刚才在码头和张管事见过面,但大家没说几句话,张管事便被刘启元接着,往易水县寻客栈歇息去了。
因为自家女儿就是事情的亲历者,袁长河也没去追问顾天成,而是早早催促他和顾母回家,母子两好好叙话,也早些在家踏实的安歇。
所以,具体情况,还是现在袁冬初讲给他听的。
袁长河感叹良久,甚至面前的稀罕饭菜都失去了往日的味道。
“真是没想到,咱们这样的小人物,居然也能和相爷的亲族有了瓜葛。”过了好一阵,袁长河的心绪才略有平复。
这也难怪他,通州廖家老太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那是多高的身份?他一个做了半辈子船工的人,居然有幸能接触到如此人物的家族。
世事无常,果然不是一句空话。
…………
第二天,袁家父女二人大早就起来。
廖家送往坪州府江荣县的节礼还在昨日回来的船上,另外,诚运投递收揽的包裹也有不少需要继续运送投递。
原本的计划,货船到达牧良镇后,休整一晚,第二日一早,诚运投递的那条船继续行驶,牧良镇的运字一号同行。
运字一号船所揽货物,同样要运往坪州府。
接下来的常规运输,袁冬初自然不用跟船走,却得过来照应一些事情。
袁长河更是运字一号货物的经手人,必须出面打理。
所以,父女二人并不得闲,赶早起来,洗漱之后,便赶往码头。
如今,他们家在牧良镇,到底方便许多。走不多时,码头已然在望。
两人来的挺早,袁长河自去忙碌,招呼自家船工和装卸工各就其位,做启程前的一应准备。
还有一位比他二人来得更早,大约是搭乘了最早的摆渡小船,秦向儒早早就在码头一边的棚子里坐稳了。
袁冬初和秦向儒打过招呼,上船再检查一遍剩余投递包裹。
码头也渐渐喧嚣热闹起来。
这时,顾天成才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溜达着踏上码头。
他要跟船走的,只在家住了一晚。
自家地盘上,不但兄弟众多,做事也不用过多叮嘱。顾天成即使出来晚了,也没急着去看两条船准备的如何,向他们一向歇息的棚子走来。
别人还没见动静,秦向儒先就迎了上去。
拱手见礼之后,都不等顾天成回礼结束,便忙着问道:“天成,你这趟不走行不?不是刘大哥会跟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