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板子的妇人的结果?很让点心铺子的雇工为之色变。
有手艺的店铺,难保伙计和雇工没点小心思。可是像连大奶奶这样,直接把人送上公堂的,却少之又少。
如此雷霆手段,不但铺子里的人不敢有别的心思,连那些觊觎面包手艺的同行也有了顾忌。
若是一个不甚,被连大奶奶抓到把柄,把背后之人也告上公堂,就不单单丢人这么简单,怕是生意也没脸做下去了。
而面前这姑娘,风轻云淡的就谈到面包的发面引子,立即唤起吴掌柜和两个称点心伙计心头的阴影。
连离她们较近的几个客人,都侧头望向袁冬初和吴掌柜这边。
馨艺点心屋的点心味道独特,面包更是绝无仅有。
若说别的点心,别家点心铺多试几次,好歹能仿制出相近的味道。但面包却不如,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的。
对于面包发面的引子,大家都很好奇。
吴掌柜还有更深层次的猜想:好端端的,这位姑娘就提起面包发面,难不成这东西并不是他们东家的独门技艺,而是易水县特有?
这么想着,吴掌柜更是不敢怠慢,答应一声,便往后面那扇门过去。
后面果然就是隔出来的点心屋后厨。
这个时代,受物资、交通、治安等综合方面的因素制约,寻常铺面都是前店后居。
连巧珍租的这个店面原本也是如此,只不过,连巧珍预估的面包的火爆程度,她需要一个能做出足够糕点和面包的厨房,并不允许她把门店隔出一部用来居住。
而且,她还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不能给自己打上很明显的商人标记。
这里仅仅是她租来的一个铺面,至于经营者,则是她身边的、名叫香莲的小丫头。
这时的连巧珍已经有近七个月的身孕,可她依然每日不到卯时便起床,带着丫头青莲,在康豪的帮助下,把发面用的新鲜引子,和稀有的几样食材送到点心房。
接下来,连巧珍会留下,指导并督促点心师傅和几个杂工做事。
直到把她带来的食材用光,点心屋有一定的存货,她才把点心房事务交给吴掌柜,自己回家歇息。
待到午休之后,店里的伙计会来她的住处,把后半晌需用的引子和一些食材带去店里制作当天下午的糕点面包。
青莲是她上一世的丫头,从十几岁到一大把年纪,跟了她一辈子。一辈子的时间里,对她言听计从、忠心不二。
这一世,她起步比较早,等不到上一世买青莲的时间。
而她又急等着用人,便在点心铺子开张前,出游散心时假借口渴,在通州城外的一个村子找水喝,踏入青莲那极度贫寒的家。
古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