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在目。
如今要是允许山内大名借钱,借了不还怎么办?
就是大家都服气山内氏的统治,但不代表山内家可以到我家里来搬东西啊。
储备金创办的时候山内义治的话历历在目,如今怎么就要违反了。
虽然山内家以前没有做出过什么恶心的烂事,除开检地之外,实在是宽宏大量的大名典范。但架不住以后,要是有个不肖子孙呢?
别说主要受益的底层军役众足轻众们反对,连俸禄只有几十贯的旗本众武士也有许多人反对。
这时候细川春宫作为原来的山内家臣之首,出来救场,表示可以让山内家用官办事业的收入做抵押来贷款。
本来没出场机会的山内义保以山内氏一门众的身份突然站起来发言,认为可以用滨松港的南蛮贸易船税和各种商业税做保证金。
也就是滨松港收取的各种商业税,在入账的前六个月必须存在山内藩士储备金内,不论山内家有没有借钱。
如果山内家借钱了,就用滨松的商业税船税来分期还款。如果没借钱,储备金在半年之后就把预存的钱返还给山内家,任由使用。
如果所有藩士同意,那么主管滨松町商业税和船标钱征收的奉行,就改由储备金的六名勘定役轮流担任,不再由山内氏任命。
围观的小平太和细川采女听的一愣一愣的,山内义保背后有能人啊!
他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知道个屁的关税征收,知道个屁的借贷成本。如今居然给出了这么一个详细的章程,稳压细川春宫的主意一头。
代表们不清楚滨松町的收入有多少,于是就喧闹着要小平太这个财政部长出来说清楚。
没得办法,小平太只能站出来,拿着账本,告诉所有人,滨松町每个月的收入多少多少,南蛮船一船能收多少船税。
立字据!
百般承诺和说服之下,代表们终于同意了这一提案。
首先山内藩士储备金改组成为山内贮金所(国立山内中央银行),面向山内氏的所有“人”以上的领民。
开始吸收公私存款,并进行商业型的放贷。但条件是必须山内领民,且有财产抵押。
贷款的利率从面对山内藩士的无息和低息,改为增额累进息费制。最高年利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可以分五年还款。
山内贮金所正式独立出山内氏的官僚体系,原出资本金三千贯归还给山内藩库(实际存为第一笔保证金),勘定役继续由各军事阶层三年选举产生。但同时各引入一名算用人,山内家和贮金所各自允许每半年对账目进行总核算。
剩余的详细条目继续讨论和制定。
细川春宫坐回凉棚,小平太赶紧上去给老岳父捏肩献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