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都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力,哪怕改朝换代都无法撼动他们的根基。
就说这裴朝风,不过二十五六的年岁,面若冠玉,丰神俊逸,虽然只是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但在江宁却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坛号召力。
大焱的科举考试制度没有秀才生员一说,只要你通过了取解试,就相当于秀才生员,能够考举人考进士,不过取解试每年都需要考,而后世的秀才考中了之后只需要通过岁考便可一直拥有秀才生员的资格。
另一种方式并不需要参加取解试,便是经由名人或者官员推荐,获得省试州试的资格,比如苏瑜等人就是获得了推荐的名额,当然了,这种推荐制度的弊端是毋庸置疑的,朝廷早已有意取缔这种推荐制度了。
裴家据说从唐朝开始便扎根江南,如今已经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千年大族,然而裴朝风区区白身,却能够获得宗族长老们的青眼,其中意思实在耐人寻味了。
人都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裴家却不同,裴朝风出入**,接济寒门士子,早已成为江宁美谈。
当然了,这也是世家大族的手段之一,挑选一些有潜质有能力的寒门士子,给与资助,后者进入朝堂之后,便会为世家发声,相互照应。
只是世家大族广撒网,资助的人多了,成功率也就高,朝堂上的帮手也就越来越多,世家的根基也就越是稳固壮大。
闲话不提,且说裴朝风打开了密信,气定神闲地浏览下来,很快便皱了眉头,待细细看完密信,便朝守候着的老都管吩咐道:“请梁武直过来一趟。”
“是,少主。”老都管露出不可察觉的得意笑容,显然自己选择留在这里,是非常明智的。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那风儿吹起密信的一角,落款处依稀见得:“愚兄陈继儒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