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1章 后悔(2 / 3)

太后几次责骂就可以了,反正朝臣这次肯定会站在皇帝这边的。

然而皇帝在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履行承诺。

毕竟太后刚才表现得很想去,皇帝也不想太后带着遗憾离开。

他觉得这也是孝顺,但朝臣们显然不这么认为,不少大臣都上书表示反对。

连萧院正都难得的上书,从太后的脉案说到现在的天气问题,总之就是强烈反对太后出行。

不然出去出事了算谁的?

而朝臣反对的原因就更复杂了。

其实对于太后这半年来的迷信行为,不少朝臣心里都有意见,不过是因为太后病重,是将死之人,而她用的又都是自己和皇帝的私房,所以才没有发作。

但现在太后要亲自拖着病体出宫,朝臣们积压的不满一下就爆发了。

连唐鹤和隔壁万年县的郭县令都没忍住上书表达了反对意见。

大家普遍认为,这事儿皇帝要付一半的责任,你以为你顺从太后就是孝顺吗?

对太后身体不好的事儿,为人子女就应该尽到劝诫之责,你以为太后要星星你给星星就是孝顺了吗?

错!

而且是大错特错,于是朝臣们先就着孝道引经据典的喷了皇帝一顿,然后再谈到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压抑的不满。

你以为你们皇帝一家进行的迷信活动是自己的私事吗?

错!

皇家无私事,尤其是涉及这种神佛信仰的事儿,作为无神论的魏知、老唐大人等不仅反对太后做寺庙和道观的慈善和道场,更反对皇帝进行相关的活动。

他们认为今日之困局皇帝要付相当大的责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们上位者上下嘴唇一碰就要去护国寺,去玄都观里烧香,却不知道转过身有多少普通民众涌向寺庙和道观。

而寺庙和道观的香火一旺盛,必定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寺庙和道观人手不够要招人怎么办?

民众觉得当和尚当道士有利可图都跑去当和尚道士怎么办?

和尚道士借势欺辱百姓怎么办?

这些问题你们皇家想过吗?

唐县令和郭县令上交的一组数据让大家喷得更加有理有据了。

今年上半年,因为太后设在护国寺下和玄都观下的赈济棚,在护国寺和玄都观周围的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纠纷比去年高了六成,这也就算了,两个县的整体犯罪数据也比去年同比高了近三成。

刨除去年旱灾对今年的的影响外,今年的犯罪数据还是高得离谱。

郭县令或许一开始没多想,但唐鹤对刑部情有独钟,在研究过后发现这和太后这半年来进行的对神佛的痴迷有一定的影响,于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