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进入了可以应用阶段,从分裂体主持的一系列实验测试中,定向发射的误差值,目前达到了正负2.6%左右。
也就是说,向一万年之前发射信息,误差可以维持在9740~10260年间。
这个误差,倒是没有太过于离谱。
不过黄明哲却没有高兴太早,因为定向发射技术初步可行了,还需要配套另一个技术。
这个技术就是高维信息再降维技术。
什么是高维信息再降维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让处于四维时空的定向信息,可以主动降维到三维时空。
如果没有这个技术,定向发射技术用处不大,因为目前的时空电台上,采用的发射技术,是无序发射技术,然后配合超维探测技术一起使用。
采用定向发射技术,最多就是让时空电台可以准确锁定时间节点。
现阶段新人类文明需要的,不是定向不定向的问题,而是让那些还没有研发超维探测技术的时间段,也可以接收到未来信息。
三十二万年之前的时间段,新人类还没有研发超维探测技术,不可能主动从四维时空截获未来信息,因此需要高维信息再降维技术。
这就好比,在大气层内部发射通信卫星到外太空,结果通信卫星进入外太空后,不能主动向地面发射信息。
必须地面基站用激光把通信卫星打下来,让通信卫星的残骸回到大气层,然后从通信卫星残骸中,取出相关的信息储存芯片。
显然这种方式,不仅仅成本巨大,而且存在信息缺失的风险。
黄明哲正在头疼的时候。
另一条时间线上。
一名新人类在升维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逆向的降维技术,确保了特定的高维信息,可以完整转变成为三维时空的维度信号。
段英武就是该技术的研发主导者,完成了高维信息再降维技术后,和之前黄明哲分裂体研发的定向发射技术结合。
新一代的时空电台便呼之欲出。
喜马拉雅宇宙域。
时空电台控制中心。
李子奉站在控制中心的大厅旁,巨大的虚拟显示屏上,是刚刚完成升级改造的16台时空电台。
“头,信息已经编辑完成。”王锋大声喊道。
李子奉看了看时间:“开始第一次测试。”
“是。”
控制中心内的各部门人员,纷纷屏住呼吸,戴着特制的控制头盔。
编号为5的时空电台,布置在一个独立的异时空中,时空电台通体材料由超态粒子组成,样子如同一颗银灰色的行星。
5号时空电台的表面,新型超态粒子构成的表面,在指令到达后,坚不可摧的固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