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处修建城池去了。
现在这里就剩下十万辽东军步卒了,而且,这十万辽东军步卒还相当的轻松,他们基本上也就筛筛石子,搬运一下枕木和铁轨就行了,甚至,搬运铁轨和枕木的活计也越来越少了。
因为这会儿泰昌和宋应星研究的就是搬运铁轨和枕木的机器。
这种两种机器他们都已经改过一回了。
原本这两种机器的滑槽都在侧面,得有人把枕木和铁轨抬到滑槽上滑下来,滑到路基的旁边,然后再上人,把枕木和铁轨都抬路基上面去。
这会儿这两种机器的底座都加高了,滑槽也改在后面了,枕木和铁轨滑下来之后直接就落路基上面了,根本无需让人抬上路基了。
而且,下枕木的装置还是带着很多横向铁槽的链条传送带,车上的人只需把枕木抬进一个个均匀的铁槽里面,枕木下来之后就会均匀的分布在路基上,根本就不用挪动位置了。
只是,这铁轨滑下来之后还是有点问题,因为车上的人用吊葫芦把铁轨吊进滑槽之后,那铁轨一下就滑下来了,不但会把部分枕木打乱,连路基都会被戳出两个深坑来。
这样显然是不合适的。
泰昌看着几根铁轨滑下来之后乱七八糟的场面,不由尴尬的抬手道:“让他们先停一下。”
一阵令旗挥舞,那两台搬运铁轨的机器很快就停了下来,上面的辽东军将士也没再把铁轨往滑槽里吊了。
泰昌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立马就有了主意。
这铁轨滑下来的速度其实是可以控制的,只要用个钩锁勾住铁轨一头的螺丝孔,然后用个类似轱辘的东西慢慢把铁轨放下来就行了。
这轱辘一时半会肯定是装不上去的,不过可以用人工先替代一下。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问道:“长庚,有铁钩和粗绳子没?”
宋应星闻言,小心的问道:“皇上,您要多大的铁钩,又要多粗的绳子?”
泰昌指着铁轨比划道:“铁钩得能伸进那穿螺丝的孔里面才行,绳子的话,得能受得住一根铁轨的重量。”
宋应星闻言,立马恍然道:“皇上,您的意思让他们用铁钩勾住铁轨,然后慢慢从滑槽上滑下来?”
泰昌连连点头道:“对,这样就不会啪的一下掉下来,砸得下面乱七八糟了。不过,用人手来拉绳子只是权宜之计,下次改进的时候你得在滑槽的前面装两个轱辘才行。”
宋应星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很快,他便找来了铁钩和绳子,交给了车上的辽东军将士,又细细交待了一番。
接下来,果然没什么问题了,那吊葫芦把铁轨吊进滑槽之后只要先用带绳索的铁钩先把铁轨勾住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