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在信中写道:现在大家不吵架了。大家都埋头干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你的遭遇,让大家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得抱团,不然很容易被左右。
田蓝惊讶地挑高眉毛,这可是意外的惊喜。说实在的,自从她离开之后,她时不时就担心这三波人马后面会火拼。
虽然目前军垦战士占据上风,但那主要是两届知青人多势众。65届跟66届军垦兵加在一起有600多人呢。但农场中学生人数也不少,后面只要有新生力量加入,双方力量立刻发生颠倒。何况后面还有知青大下放,去宁甘农场的知青会越来越多。他们和女卫兵们具有相同的背景,很容易形成一股新的力量。
呵呵,到时候三方人马开始大战,那就是三国演义啊。
真那一天,还干个屁活,天天打仗都来不及了。
谢天谢地,同志们已经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就是好好干活,对外拧成一股绳,才能在风雨动荡的长河上不翻船。
小学生们都眼巴巴地看着田蓝的包裹,看的田蓝哑然失笑。
她大方地掏出一把果干,认真地强调:“这是我们知青的劳动成果,你们尝尝看。”
哇!果干可真甜,无论杏干还是葡萄干都甜蜜蜜,就连西红柿干感觉也像是加了白糖腌出来的。
田蓝笑着摇头,矢口否认:“不用加糖,那边的水果包括西红柿糖分本来就高。”
小学生们开始惆怅:“小田老师是不是大西北什么都有啊?宁甘农场专门长各种好吃的。”
立刻有同伴反驳:“不可能的,大西北没水,就是就是芦苇,他们肯定都没有。”
田蓝摇头,哑然失笑:“你可猜错了,戈壁滩上的野芦苇多了去,芦苇的生命力很强的。我们在宁甘改造盐碱地时,就用了大量的芦苇充当暗管排碱。”
大家立刻泄气,还有人唉声叹气:“唉,难怪小田老师你总是怀念宁甘农场,那里什么都有啊,我们三江平原倒是什么都没有了。”
田蓝赶紧否认:“这怎么可能,三江平原有自己的东西。比方说莲藕,芋头,宁甘那边就不长,起码我没看到。我估计就是长,也没有这边的口感好。”
众人立刻骄傲地挺起了胸脯。那当然了,三江的莲藕天下闻名,排骨藕汤香死个人。
啊,真的好想吃排骨。
田蓝哈哈大笑,鼓励大家:“那我们好好改造农田,等粮食高产了,也就有足够的食物喂猪,那我们就能天天吃上肉了。”
高卫东也分到了一颗葡萄干,不是田蓝小气,而是大中小学生加在一起上山的有200来号人。她就是地主,家里也没余粮。
高卫东咂摸着葡萄干的味道,吃的好,说的好,夸奖了一句田蓝:“你现在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