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写信请杜忠江帮忙画了几张她认为可能用得上的农具的图纸。先前一直没顾上,现在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在场的学生们都心情复杂,搞了半天他们还得沾宁甘农场的光啊。
那就不用水风车了吗?当然不可能。天下知青是一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兄弟就不分彼此。赶紧拿着图纸去改造水车吧。
三江农场可有万亩良田等着灌溉呢。
第44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
三江农场也有自己的农具厂。
现在, 详细的图纸摆在面前,还附赠了制作说明,又有曾经亲手操作过水风车的人在旁边加以解释。农具厂的老师傅们要是做不出来水风车, 简直是侮辱了他们的人格。
很快, 老师傅们就以实际行动向大家说明了,人家当真吃的是手艺饭。
不知道是不是地方特色, 田蓝还觉得三江农场出品的水风车更加精致些。
这种精致很有必要,因为平原地带的风完全没办法跟开阔的宁甘农场相比。人家那风是呼呼呼,尤其是冬春季节, 但凡风车摆出去,那都被吹得哗哗哗直转。
三江农场这边得找好了位置, 随时调□□叶,才能得到最大的风,好将水提上来。
即便如此, 大家也心满意足。虽然风吹水车似乎没有人脚踩的时候提的那么快, 风它不停啊,风也不知道累,它能够从早到晚通宵达旦一刻不停地干活。
况且你让风帮你干活, 那感觉完全可以用爽歪歪三个字来形容。这才是大自然的主宰呀。
一群人围着风车, 美滋滋地看, 清风送凉水,生活都多了好些滋味。
大家正收藏刮肚,准备赋诗一首来纪念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结果没等他们凑出四句话, 前面就响起喊声:“哎哎,怎么没水了?”
众人伸长脖子一看, 哎, 还真是的。好好的水渠, 怎么都要见底了呀?
没理由的。
傍晚大家过来时,水渠里的水位并不低。这才多长时间?水都被车完了。那也太看得起他们的水风车了。
前面又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狗日的,上游也太他妈缺德了,这是堵了咱们的水。”
大中小学生们这才明白,原来水是被拦住了。这种事情不稀奇,每逢干旱时节一条河流的上中下三段所在的村庄可以为了争水的事情大打出手。
田蓝只奇怪,农场内部也这样竞争吗?马上都要入秋了,这会儿干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的。
旁边的老职工骂骂咧咧:“那里是我们农场的,是上面的生产队。断子绝孙的瘪三,挖水渠没见他们,抢水用比谁都能。”
大家越骂越生气,摞起袖子,振臂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