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蓝暗笑,这话说的,最多再过10年,糖就成了坏东西了。含糖的食品都要被口诛笔伐。
宋清远还要回去练习打字,只给他们指点了酒厂的位置,就赶紧结束上班溜号行为。
好在从医院到酒厂有公交车,直达的那种,两人上了车,又晃荡了半个小时,就顺利到了酒厂门口。
大家有过业务往来,还打算进一步合作,谈起事情来就方便多了。
听说他们想换粮食,采购科科长没权限,又上报了主管业务的副厂长。后者大手一挥,直接回复:“不就是点粮食吗?几十号人而已。想扩大生产规模,不要把步子放大点,胆子也大点,又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田蓝和陈立恒偷偷交换眼色。不愧是能生产罐头的酒厂,企业文化就是胆大包天。找他们换粮食,果然没拜错山头。
副厂长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的糖产量没问题吧?关键时刻,你们可千万不要掉链子。”
榨糖厂这会儿已经进入生产淡季,很快就会停产。
原本这也影响不到酒厂,因为他们生产的是水果罐头,同样秋冬时节,水果大批上市的时候,才是罐头生产旺季。
可现在酒厂不仅生产果酒,还要生产饮料啊。如果糖采购不到的话,那生产线就得熄火。
田蓝和陈立恒打包票:“没问题,我们又增加了厂房,也和粮站谈好了。”
副厂长这才放心,又让他们去找县里的粮库:“就说是我冯大勇说的,玉米芯是吧?有多少给你们拖多少,一定要保证产量。”
两人大喜过望,没想到跑这一趟还有这收获。
出酒厂门的时候,田蓝还在感慨:“我本来想着如果供应不上,等到夏收粮食的时候,我就拿秸秆做糖。没想到现在倒用不上了。”
陈立恒怂恿她:“你做做试试看呗,说不定别有一番风味呢。”
田蓝推他往前走:“快快快,别废话了,他们赶紧去养猪场吧。”
县城有个规模不小的养猪场,最早是和酒厂合办的,用的就是酒糟喂猪。后来两边分了家,养猪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度归军垦农场管。再后来,它又独立出去了,依然是方圆数百里地规模最大的养猪场。
养种猪技术含量太高,一般社员不会自己养,而是购买猪苗。
养猪场的人也习惯农民过来求购小猪,唯一奇怪的就是他们怎么来的这么早。
现在虽然开了春,但大西北的冬天时候长,眼下温度还十分感人呢。
门卫大爷并不眼睛长在头顶上,对他们还挺和气的,再三谢过了他们的糖块,才拿了一块放进嘴里尝味道,然后跟人推心置腹:“你们两个娃娃年轻,恐怕没养过猪吧。你们再等等,等到阳春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