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自己去吧。”
田蓝想了想,又拿了一小包糖给她:“您先垫垫肚子,我们去找找看有没有吃的。”
两人进了学校,意外地发现食堂居然还有人。
原来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晚上结束补习之后也舍不得走,就在教室里继续读书。好歹学校还有灯呢,回到各自的大队,大家只能点油灯看书了,那样费油更费眼。
都是年轻人,本来就容易饿。如此通宵达旦地学习,自然会饿得更快。
唐老师跟学校打了招呼,晚上也开放食堂,也不用准备什么,就是锅炉烧着,让学生有个热饭的地方。
不过虽然现在粮食还紧张,但乡下有乡下的便宜。比方说山芋这种东西,在城里都不用粮票,在乡下更不招人待见,随处可得。
食堂的人烧锅炉时,就将山芋埋在灰堆里烤,一点点的煨熟了,闻着特别香。不管吃下去会不会洼酸,起码一口咬在嘴里,真是又香又甜。
山芋真便宜,田蓝掏了一块钱,就买了5个块头不小的烤山芋。食堂的师傅还给她们接了热水,叮嘱她俩赶紧回去好好学习。
他一本正经地强调:“别不当回事。以后你们是穿皮鞋还是穿布鞋,娶白脸的洋媳妇还是黑脸的土媳妇,能不能把嘴巴塞进国家的馍笼里,就看你们能不能考上了。”
田蓝和吴秀芳看他语重心长的模样,顿时无语。这白脸的洋媳妇就比黑脸的土媳妇高贵吗?再说他们本来就是女的呀。
食堂师傅也反应过来,赶紧换了口气:“将来你们是找个吃国家粮的洋女婿还是找个地里刨食的农民,就看这几天了。”
两个女知青都不服气,但又明白对方是好意,只好捏着鼻子拿着山芋走了。
田蓝一边啃刚出锅的山芋,一边和吴秀芳说话:“话糙理不糙,师傅的意思其实没错。你上进了,到达更高的地方就能看到更多的风景,也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我还是建议你留下来,跟着一块复习。如果能考上最好,即便考不上,好歹也找个事做。”
吴秀芳吓了一跳:“我可不敢,万一到时候不让我回去了怎么办?”
“你傻呀。”田蓝哭笑不得,“你忘了你的粮食关系已经转回省城了吗?你就当下乡走亲戚好了。”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到了教室门口。
屋子里亮着昏黄的灯光,唐老师正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给大家讲解化学方程式。
教室里的学生个个都抬起眼睛,认认真真地盯着黑板,每个人的神色都让田蓝想到了希望工程里那个大眼睛的小姑娘。
那是求知若渴的眼神,那是对知识文化充满了渴慕的眼神,那是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和国家命运的眼神。
吴秀芳被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