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辛亥科技帝国> 第二百四十七章 叛徒(第二更求月票)

第二百四十七章 叛徒(第二更求月票)(3 / 4)

朝天不把地方政府当盘菜了。军谘府甚至连查账的权力都没有,人家压根就不花政府的钱,而且对优秀学生免费还另外奉送往返路费以及安家费。不用你的钱,凭什么归你管?

在安徽和江西,高等教育机构只要不犯法,地方政府最好还是少掺和,省的自讨没趣。真正掌控在军谘府里就是几所军事学院,安庆陆军士官学校是培养初级军官的地方,正在建设中的安庆陆军大学和芜湖海军大学才是未来将官的摇篮。

柴东亮对德国洪堡大学一直垂涎三尺,可惜和德国人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否则的话他恨不得将洪堡大学连祖坟都刨回来。柴东亮非常认可这所号称是“现代大学之母”的德国洪堡大学的建校方针。

教学和研究并举,这是洪堡大学成功的关键,而学术自由则保证了大学不受外界干扰,才能达到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冯.洪堡兄弟提倡的寂寞和自由的大学组织原则。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在洪堡看来,自由与寂寞是相互关联、依存的,没有寂寞就没有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洪堡大学一直都是世界学术界的中心,二十九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对洪堡大学建校方针的最好奖励。德国屡次战败又能屡次浴火重生,洪堡大学居功至伟。

柴东亮也想明白了,高等学府自有它成熟的一套管理体系,政府参与进去只会添乱,管的越多大学就越像衙门。指望衙门里出大师,不啻是缘木求鱼。自己把军校抓牢就行了,只要军校的毕业生都认自己这个挂名的校长,那不管是谁都翻不了天。

在柴东亮的统治区域,教员享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排队的人纷纷像张老秀才问安,令老头越发的得意。

于得水眼看就要排到最前面了,他从怀里掏出户口簿子,准备领取节礼。突然看见大儿子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

“爹,税务局的来咱铺子了,让您赶快回去一趟”

于得水顿时脸色煞白,想了半天才道:“咱的税都交足了,这税务局咋还来呢?”

安徽、江西的商税比起前清时代并不轻,只是取消了各种耗羡之类的盘剥,又撤了厘卡取消了厘金,这样商家的实际税负就轻了许多,但是对偷税漏税也查办的极为严格,所以于得水顿时就吓的魂飞魄散。

“爹,不是这么回事儿,是税务局给咱送钱来了,让您老回去用印”大儿子摆着手道。

于得水一愣:“怎么回事儿?”

“税务局的人说,今年政府的财政预算没花完,还有结余,给咱退一个月的税,今年只收十一个月的税,免一个月,咱交多了给咱退钱呢回去慢慢跟你说,您先回去盖章,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