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辛亥科技帝国> 第二百四十八章 海军之父

第二百四十八章 海军之父(3 / 5)

对中国最有利的一方。”

马汉也笑道:“美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柴东亮一直非常注重单兵素质和装备,以及各兵种的协同作战,对于将领则没有太多的偏好,在现代化战争中,将领的作用被大大的削弱,交战双方打的是综合国力和士兵的素质,所谓的名将大部分都是出于宣称的需要,实际作用不大。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抗日战争中,板垣征四郎以半个师团横扫中国五个省如入无人之境,其中无数次被中国军队伏击、包围。板垣师团中埋伏不计其数,但是每次都被他成功突破,包不住围不死,板垣征四郎这种蛮不讲理的打法,令无数中国将领头疼不已。

在热兵器时代,装备低劣兵无斗志,将领再高超的指挥技巧如果没有优秀的士兵来执行,没有足够的国力支持,都会成为军事史上的笑话。

在新的时代,真正的名将不是那种在战场上争锋的传统英雄,而是有极高的战略眼光,能够给国家发展起到主导作用,有能力引领一个国家走上强大的战略家。

马汉少将,毫无疑问就是这种人

柴东亮电脑里的资料显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马汉就叫嚣着美国必须参战,令当时的威尔逊总统非常厌烦,他命令海军部对于马汉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审核,和谐掉了很大一部分。

马汉不久就因为郁郁不得志而生病,在战争开始几个月的时候就病死了。

柴东亮相信,来到中国之后,他会有足够的发挥才能的空间,参加一战是自己的既定目标,而马汉则是个对战争极为狂热的家伙,俩个人在这一点上不会发生冲突。老头应该不会那么早就郁郁而终。

马汉少将虽然热衷于战争,但是和日本军部那些战争狂人却是截然不同的,他是将战争视为政治的延续,而不是单纯的将战争视为军人荣耀。

柴东亮非常认同这个理念,战争的目的为商业活动寻找资源和市场,以及保证商业活动的安全。只有贸易才能带来富强,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不平等的贸易,如果不能获得在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平等贸易也是不错的选择。即使退一万步说,处于商业链低端被人剥削的地位,都比闭关锁国好的多。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清末十年新政的中国,都在商业链的低端苦苦挣扎,被欧美列强盘剥,但即使如此,中日两国的国力也获得了巨大的增长。日本战胜了大清和俄国,一跃成为列强俱乐部的成员,大清受困于腐朽的体制和颟顸的异族统治,但好歹财政收入也由每年八千万两增长到三亿两。

“将军阁下,我是军人不是政客,请不要用虚伪的外交辞令,对未来发生的欧陆大战您到底会站在哪一边?”马汉直视柴东亮的眼睛,单刀直入道。

柴东亮心里清楚,对这样的人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