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被我两颗咸鸭蛋就给拿下了!扬州就更不堪了,孙天生都督连鸭蛋都没有,空手就把这天下财赋重地夺了!”
柴东亮两颗鸭蛋夺芜湖,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学生们发出一阵哄笑,掌声如雷鸣般的响起,久久不息。
蔡锷看着身边坐着的梁启超,见老师的脸上总是挂着会心的微笑,他似乎也有所感悟。
掌声停止之后,柴东亮继续讲道:“当政fu的威信尽失,当老百姓和政fu离心离德的时候,军队就是无用的废物,清廷就是看不懂这一点,以为凭借十几万受过新式训练的军队,就能维持统治,可笑复可悲!他们总是忘记了一点,军队是由百姓的孩子组成的,军人对百姓有种朴素的感情,百姓的苦难,军人也会感同身受。”
蔡锷频频点头,清末新军中反清的情绪之高,他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一捆捆的干柴,只要一颗火星就能点燃。擦枪走火的武昌起义,发展为推翻清廷的燎原大火,不就是首先由各省新军烧起来的嘛!
“我中华,自古就是大一统,又有儒家的华夷之辨,为什么却汉jiān频出?这难道是我华夏文明的劣根吗?我的看法依然很简单!制度使然!大家都看到了,德意志崛起之迅速。德国地处中欧,四战之地,周围强敌林立,分裂内战七百年,而统一立国不过数十年罢了。可是,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引领下,普鲁士一战胜丹麦,再战胜奥匈,三战胜法兰西,成为欧陆的霸主!
这又是为什么?难道是德国人天生就如此吗?非也,如果他们真是天生如此优秀,又如何七百年战不休,被邻国欺凌?
德国崛起,同样是制度的胜利!在欧美列强中,德国是最早推行免费教育的。当德国尚未统一,国家财政在破产边缘的时候,普鲁士就推广了全面的免费教育,令每个日耳曼的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受过教育的孩子成为德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合格的工人和军人。
与此同时,列强国家中,只有德国的企业是工厂主和工人共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出管理委员会制度,让工人可以和工厂主一起管理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工厂的发展道路,工人拥有发言权,他们自然会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份子,企业发展,工人也能享受到一部分的好处。工人和工厂主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国内矛盾极大的缓解。”
蔡锷和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中国人都知道德国工业和陆军强大,但是至于怎么强大起来的,却都是瞎子摸象,清廷的满洲亲贵更是把皇族掌军当作了德国崛起的关键,以至于搞出令天下人齿冷的皇族内阁。
柴东亮见大家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淡淡一笑:“这一套新鲜吗?一点都不新鲜,大家都知道晋商吧?对,就是那些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