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辛亥科技帝国> 第三百一十章 国产汽车的迷局

第三百一十章 国产汽车的迷局(4 / 5)

光狭隘,忽略了全局,容易钻到死胡同里不出来。柴东亮知道一个非常搞笑的例子,两千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膜拜比尔盖茨,i行业日新月异,别说欧美国家和新兴的经济体中国、印度,就是非洲人都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电脑和互联网,而电子科技相当发达的日本人偏偏就不知道,他们竟然到了这个时候还认为互联网是不可能成功的,个人计算机是一种不成功的产品,日本人居然还在一心思的鼓捣文字处理机,把这种无用的废物的uā团锦簇。

直到两千零二年,日本人才算真正的清醒过来,认识到垃圾即使包装的再完美也是垃圾,而宝石就算被灰尘蔽,依然是宝石。

日本人一旦脑子转过弯,凭借那种一根筋的劲头和追求完美的jing神,发展速度也是极为可怕的,两千零二年才开始搞互联网的日本,七年后上网速度已经是世界一流,价格全世界最低。

这样一个危机感严重而又可怕的民族生活在中国的身边,又时刻对大陆的土地抱有巨大的野心,真是中国的不幸。

强敌在侧,本来应该是ji发国人的jing神,认识到差距奋起直追,凭借巨大的人口和资源优势,彻底将敌人压在身下,令它千百年都不得不敬畏。遗憾的是,在柴东亮的记忆中,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过。

柴东亮在芜湖建立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生产飞机使用的v型十二缸发动机和整车,从奠基至今一年有余,硬是一辆汽车、一台发动机都造不出来,不是说没有技术人员和设备,而是来自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技术人员,实在是太挑剔了,工厂的中方管理人员叫苦不迭,几次三番的托人找柴东亮说项,要求把这些讨厌的洋鬼子撵滚蛋。

柴东亮刚开始也以为是这些英国人故意刁难,亲自去了一趟,英国技术人员拿出芜湖生产的零件和英国原厂生产的零件摆在一起给他看。柴东亮看了半天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差别。

英国工程师急的脑子冒汗,拿出放大镜递给柴东亮,一边喊道:“在下面。”

柴东亮把零件翻了个,才发现了几处细微的差距,英国工程师怒吼道:“按照罗尔斯罗伊斯的标准,这都是不合格产品!”

从上海光华公司调来的中国工程师,则满脸的不屑,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他妈也算病?

上海光华集团脱胎于满清的上海制造局,技术人员普遍官僚习气严重,虽然现在体制已经改革,吴锦堂、虞恰卿等资本家可不会养闲人,喝茶看报纸日子的人没了,但是以前养成粗枝大叶等一些臭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过来的。

看到柴东亮冷着脸,中方技术人员才忙不迭的道:“一定遵守技术规范和标准,请都督放心,下次绝对不会了!”

最终的结果,芜湖汽车制造厂拆分为两个工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