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了。”
老首座也是拜了拜李三秋:“那贫僧再问公子,为何我等修佛之人要恪守戒律,严行佛规?”
“其意义在于何处?”
又是一个刁钻的问题。
李三秋自然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
但他稍稍思考,便是有了应对的办法。
李三秋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个意义嘛,其实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众人又是一怔。
什么叫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搁着打哑谜呢?
“哦?请公子开释。”
老首座微微眯眼,追问道。
李三秋这个回答太过含糊其辞。
在老首座看来,这完全是李三秋在敷衍了事。
肯定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这个问题。
李三秋却笑了笑,丝毫不慌:“戒律的存在,是为了约束佛门之人,让佛门之人可以修身养性,排除多余的心思,将心神完全放在修行上面。”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
这番话李三秋说的没错。
戒律存在的意义便是如此。
它不仅仅是约束,更是一种督促僧人们修行的东西。
“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李三秋随口,便是将一段佛家揭语说了出来。
却没想到,这段话一出口,方丈和四大首座齐齐变色。
因为这段话,是天佛寺最高典籍之一。
无论是方丈还是四大首座,都知晓这段话的存在。
并且从中有着诸多的领悟。
但除了他们五人之外,天佛寺其他僧人都不知晓这段话。
可如今,却是从李三秋的口中直接说出来了。
这如何不让方丈五人感到震惊?
老首座不敢相信的问道:“公子,你如何知道这段偈语?”
李三秋有些发愣:“这段偈语很平常呀,莫非你们不知道?”
很平常?
方丈和四大首座,嘴角抽搐起来。
这可是当年世尊,从佛界的遗迹之中,苦寻三年才找到的。
天佛寺的建立,与这段偈语有着莫大的关系。
方丈和四大首座,都将其视作天佛寺最高的秘密。
可在李三秋的嘴里,居然很平常?
老首座面露怒容:“公子请慎言,这段偈语对我天佛寺意义重大,虽不知公子从何处得知,但还请公子不要亵渎!”
李三秋有些尴尬。
他哪里知道这偈语在这些人眼里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