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2更强,这都还是到了1988才会推出市场。
看起来,每秒百亿次运算力的超算几乎不存在??不,实验室里肯定有,是还没面向市场而已。
超算发展是这样的。
这个年代欧美和岛国,很多公司都是在深挖并行计算技术,一台超级计算机使用多个处理器,你一个处理器每秒巅峰运算1.5亿次,再累积提升向3亿次、五亿次,这样是一种提升法。
然后可以双处理器、四处理器、八处理器!
超算鼻祖cray-1才是每秒运算2.5亿次,而x-mp即将在几个月后推出市场的那款,已经是8处理器,单个处理器每秒运算3.3亿次。
8乘以3.3依次吊打cray-1的运算力,十倍差!
这才是超算发展轨迹……
单个处理器及计算性能不断提升,同时单台超算使用的处理器数量不断增加!
比如未来的1994-1996年,岛国富士通集团推出全球最快的超算,一台机器能有166张向量处理器,每张处理器巅峰性能是运算17亿次。
166乘以17亿,标志富士通集团推出的超算每秒巅峰运算2822亿次!
就是这样,超算运算力才从破亿、破十亿、破百亿、破千亿运算,一路发展到21世纪的破百亿亿次运算。
八九十年代,岛国超算领域一度长达多年超越了北美,镇压北美那种层次,也就导致北美全方位封杀岛国技术,扶植南韩崛起和他打擂台。
明年x-mp会推向市场每秒26亿多次运算能力的超算,那这都1987年12月份了,实验室里当然会有每秒百亿次运算级别的。
同样的道理,岛国的富士通、日立、岛国电器等等,才是那边的核心大厂,富士通也是在1993年拿出来全球第一台计算次数1245亿次的集团。
那一台也是表面资料上,全球第一台运算次数破千亿的。
在这之前岛国超算比较强的是1990年日立推出sx-3/44r,每秒运算232亿次。
赵东淮从东芝手里收来的银河2代机,每秒10亿次那种,也都不是东芝产,就是富士通或日立、岛国电气的牌子。
东芝生产个人用笔记本电脑,但是和超算集团也有深度合作。
华夏在1983年推出银河1代,只能说是属于全球第六个能独立制造超算的国度。原轨迹1997年才推出的银河3,运算次数破百亿,对比93年岛国就跨入每秒千亿运算时代,还是差了几步。
也是90年代开始,超算正式疯狂卷入百亿计算、几百亿次计算、千亿、几千亿规模……所以,赵导从东芝手里搞来的十台比肩银河2级别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