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一想,这个陈有鸟在堂上不得人缘,不会讨好人,缺了教养,因此说出什么话都不奇怪。
正好,其得罪了胡子宁,有他好看的了。
谁知那胡子宁竟没有丝毫恼意,睁大了眼睛:“你喜不喜欢男人,关我什么事?还有,你喜不喜欢男人,跟写诗有什么关系?”
陈有鸟感觉头疼,大概这一位真得只是来求诗的,并未想其他。然而自己已经这么不留情面地挑破了,他不该生气,然后拂袖而去的吗?
那样的话最好,省得麻烦。
陈有鸟怕麻烦,尤其这种瓜田李下的断袖之嫌。但是胡子宁都这么说了,也不咄咄逼人,态度颇好,陈有鸟若是破口大骂,那就一点情商都没,于是含糊应道:“那我看看能不能写吧。”
“那我等你好消息哦。”
胡子宁微微笑道,转身离去。
陈有鸟如释重负,他还真不适应与对方打交道。等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对方径直找上来,真是慕名而至?
由于孟北流的推荐,以及宣扬,在海岱郡的诗坛上,陈有鸟算是崭露头角,小有名气。可要说多么的声名显赫,那就夸大其词了。
文章诗词,向来属于主观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写得好,确实表明有才华,然而才华与名望并非属于必然关系。
名望要养,要推,要引,诸如种种,才能慢慢成气势。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讯息蔽塞的古世界。
如果不是孟北流为一方名人,不是他卖力推荐的话,外面的人,谁知道陈有鸟是干什么的?就算机缘巧合,读了那些诗作,也认为是佳作,却也不会四处宣传。
文坛上,文人相轻,才是常态。
在海岱郡,陈有鸟并非名人,那么胡子宁既然从京城千里迢迢而来,一来上课,就要请陈有鸟写诗,未免刻意了。
当然,也不排除胡子宁真得因为偶然的机会读到那些诗作,从而引发了兴趣。
“希望是自己想多。”
陈有鸟摇摇头,继续看书。
一会之后,到了时间,孟北流继续上课。
上完课后,陈有鸟去后堂:“老师,这是我近几天写的一些文章,想请你批改。”
孟北流笑道:“好。”
一看之下,惊讶地道:“这么多?”
陈有鸟回答:“就八篇而已。”
“哈,你说得轻巧。”
孟北流嘴里说道,开始看起来。看完一篇,然后是第二篇……停住了,望着陈有鸟:“你明年的举子试,我本不看好,但现在,我改变了看法。你,比你本家的陈善本兄弟,机会还要大些。”
“真得吗?”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