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第2章 第十九号炮楼

第2章 第十九号炮楼(2 / 3)

在日军修筑的这些炮楼、壕沟以及公路的挤压之下,在皖南地区活动的新四军、游击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面对“温和”“不怎么滥杀无辜”的日军,中国老百姓的纯朴本性便暴露无遗,他们就不怎么愿意参加新四军,打小日本了。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新四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袭行动。

皖南抗日救国军第十九支队也应新四军之邀参加了行动。

经过数月的破袭作战,与龙口相邻的青阳县境内的日军炮楼遭到了极大破坏,皖南抗日救国军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加远的外围。

但是,第5大队这次跑得也太远了。

经过三个多月的残酷训练,高慎行决定对第5大队实施一次正式考核。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这次考核的难度,高慎行让顾雅琴找来了一张地图,然后拖着尚未痊愈的病躯,在病床上划了一条行军曲线。

这条曲线的最终指向,是铜陵县的第十九号炮楼

然后,高慎行给出了完成考核的期限,只有七天

铜陵县各炮楼的编号是由内往外编的,越靠近县城编号越小,第十九号炮楼已处于日占区的边缘,由于紧邻游击区,所以第十九号炮楼的警戒措施很严,除了有一个班的日军长期驻守以外,还有整整一个排的伪军。

第十九号炮楼外围有一条小河,小河整个呈几字形经炮楼北边、东边再向南边流过,成了炮楼的天然护河,小日本又征集民夫在西边挖了条壕沟,并引入河水,第十九号炮楼便成了四面环河的堡垒,可谓易守难攻。

已经是深夜了,在河边站岗的两个伪军早躲进了岗亭。

天气已转凉了,河水冷得能把人冻僵,负责站岗的两个伪军绝不认为游击队能够从河对面游过来,更何况,既便真有游击队从河对岸游过来,也绝无法躲过炮楼顶上的探照灯,探照灯可一刻不停地照射着炮楼四周。

两个伪军绝对想不到,还真有人从河对岸过来了。

雪亮的探照灯从炮楼顶上照射过来,照亮了河面,河面上平静无波,只有几根芦苇随风轻轻摇荡,探照灯停留片刻,便转向了他处,几乎是在探照灯转开的同时,那几根随风摇荡的芦苇便开始无比诡异地向着对岸移动。

几分钟后,那几根芦苇便到了对岸。

紧接着,一颗黑乎乎的脑袋便从河水中无声无息地冒了出来。

再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一共五个人。

李牧从河水中探出半颗脑袋,回头打量着身后的四个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