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兵书世界> 第五百三十八章 秉烛论道

第五百三十八章 秉烛论道(2 / 3)

淮南子》中,而且还写在《淮南子》的《原道训》中,意思是说他的理解,才是道的根源。

“既然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那么何物掌控,所尊者又何物?”

司马谈反问道。他的问题的意思是,既然道这么的强大,那么是什么东西掌控它,让他不能胡乱的运行?一但这种至尊无上的力量,胡乱发动,岂不是连天地,人都全部被摧毁了?

“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行*喙息,飞-**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刘安说道。

他的意思是说,不让道胡乱运行的是一种‘德’。道拥有至高无上的德,生育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造就成物象却不自为主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司马谈说道。

其实《道德经》中也有对德的理解,只不过把道和德,分开了。而刘安的理解,却是把道和德合在一处。

“道何故有德?”司马谈斥问道。

“天地所生,固有德。”刘安面不改色答道。

其实刘安的《淮南子》对首代圣人的道义,并未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继承。否定了一小部分,继承了其中的很多菁华。

……

两人的论道,已经辩论了一整天。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理解,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旦有人提出疑点,而对方又能以深刻的道义加以解释。一整天论道下来,两人都没有休息的迹象,好像还要秉烛夜里论道。

眼看天已经黑了下来,无数道家学院的弟子,开始在地上点起了油灯。数万盏灯火,照的整座广场通明一片。星星点点的灯火,犹如黑夜里的星星。但数万人依旧听得津津有味,好像通过他们的论道,自己对道的领悟,又更加的精深了。

而非乐公子,昌平候等人却听得如同嚼蜡,索然无味。他们不是道家学院的人,根本不会去参悟道家的思想。

到了第二天正午,他们依旧在孜孜不倦的论道。刘安的《淮南子》中,有原道训,天文训,道应训,主术训……等共二十篇,其内容比《道德经》里面的还要多。而司马谈用来辩论的典籍,就只有一篇《道德经》。

不过《道德经》博大精深,《淮南子》里面的二十篇,也不能完全的做出解释。

到了第二天晚上,又是一夜的秉烛论道。

其实他们对道都是各自的理解,根本无法明确的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