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 第四卷 潜龙在渊 第二十九章 袍哥

第四卷 潜龙在渊 第二十九章 袍哥(5 / 7)

规矩可搬,而且会事半功倍。”

方宝听着这话,猛地想起他书柜里的那些书,顿时冲口而出道:“袍哥。”

柳昭立刻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袍哥,老板,你对袍哥了解多少?”

方宝想了想道:“经常听到说,但具体的就不怎么了解,七哥收我做门下的时候也说过,袍哥的规矩很多,太麻烦,所以他没有用。”

柳昭道:“不错,袍哥的规矩的确有些麻烦,看起来和现代社会的节奏跟不上了,但是,别人不做的我们未必也不能做,如果前期多些麻烦,但日后的发展能够超越七哥和那个判官,你愿不愿意做?”

方宝知道柳昭过了一个多月才给自己提出发展的计划,绝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脸色也认真起来,道:“老柳,我对袍哥知道得真不多,你给我说说。”

柳昭一点头,道:“对‘袍哥’名称的来历,说法是不一样的,读书人说,是根据《诗经》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意思来的,这是读书人好拉远古,不足为据,而我看了一些袍哥的回忆录,说是根据《三国演义》而来,里面有一段情节,关二爷被逼降曹后,曹操奖予很多金银财帛,他一概不收,只收了一件锦袍,平时很少穿着,有事穿上,却要把旧袍罩在外面,曹操问他原因,关二爷说:‘旧袍是我大哥玄德赐的,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旧袍’。明末清初,文学志士顾炎武、王船山、曾耀祖等人,暗中联合志同道合的汉族人,搞民间秘密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在巴蜀一带组织了民间力量反抗清庭,最开始叫做‘汉留’,意思就是从从汉朝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节,但是巴蜀这边的读书人少,很多不明白‘汉留’的意思,就有人干脆根据《三国演义》的那一段把这个组织改名叫‘袍哥’,这样就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了,而且把关二爷的忠义放在了第一位,兄弟们都要遵行。”

方宝默默的听着,“嗯”了一声道:“那袍哥的具体规矩又是些什么?”

柳昭道:“袍哥的形成非常复杂,除了顾炎武他们最开始组成的‘汉留’组织,后来陈近南成立了天地会,成了全国最大的反清力量,而其中有一个分支叫做‘哥老会’流入了巴蜀,融入了‘汉留’之中,才正式改名叫袍哥的,天地会后来渐渐换名为洪门,所以袍哥的规矩和洪门有些相同,不过又加入了些本土的东西。”

顿了顿,他接着又道:“当袍哥也叫嗨袍哥,以义字当头,因此也叫‘兄弟道’,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信条。联络的聚点,最初叫‘山头’、‘香堂’,随着参加的会众日益增多,才由山头、香堂改为‘码头’,每个码头分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