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准了。有些事情,不是她这个层次能看明白。
就好像她也料错了含光一样:这一千元奖学金,含光并没有胡乱花销,而是交给了杨老师,请她代自己保存。
“一等奖学金可是不容易啊。”杨老师兴致也很高,对于含光请求,自然是没说二话就答应了下来。虽说毕业一年了,可一周照旧见两次,两人并没有生疏多少。再加上现杨老师开始栽培李莲湖去竞赛拿奖了,含光作为李莲湖半个老师,和杨老师关系反而亲近了一些。“你六门主科成绩好我都不吃惊了,怎么余下那几门副科成绩也还是稳拿第一呢?”
“因为我是名门私生,这都写基因里了。”含光和杨老师开了个玩笑。
杨老师瞪了她一眼,又问道,“现和同学们关系怎么样?我记得那个何英晨是不是也进了你们学校?没有和你起什么冲突吧?”
“虽是一个班,但他也挺老实,我们连话都没多说几句。”含光如实道,“您也知道,桂树规矩严。管他多有背景,犯了校规都是没理。何英晨家里就是再能耐,他也得忌讳着点吧。”
因为家里有背景就横行霸道那叫纨绔,不叫世家子弟。而就是纨绔,也得找准了地方再欺男霸女,桂树这样地方,放古代那就是省学。真正纨绔连入读省学资格都是拿不到,顶多就是顶个买来、荫补来功名民间找找优越感。要读桂树就得守桂树规矩,心里看不起是一回事,面子上表现出来那完全就是另一回事了。可能对含光有点意见和看法人不少,但会白痴到表现出来给她找麻烦那就不多。何英晨既然会来读桂树,当然也不至于没脑子到挑战这条默认潜规则地步,否则,触犯了规则,没脸还是他自己。
不过,换句话说,含光桂树,因为成绩好很可能受到大家尊重,但要交朋友却还是有点困难,想和慈恩时一样众星捧月,却是不可能了。杨老师一边开车一边就看了含光一眼,道,“那有交到什么朋友吗?”
果然,从含光脸色上来看,估计也是没交到什么知心朋友。杨老师有些遗憾,便道,“考上大学那就好了,西安府水池子到底还是浅了点。国子监大学水平高,进那里读书人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门户之见。”
含光也懂得这个道理:这就好比你考上举人、进士以后,就算出身再贫寒也有大把人来和你做朋友是一个道理。这世上完全用出身来评判人大家子弟虽然也不是没有,但却极少。毕竟钱财和权势也并不是一个人一切,年纪越大对这点看得也就越透。现桂树,孩子们还小,自己能拿出来说嘴东西不多,对成绩比他们好自己,当然首要感觉就是先抓住身世来排斥了,这其实也是对自己实力不自信表现。
……要问她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