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宋之荣耀> 第三十六章 王晨的坦诚

第三十六章 王晨的坦诚(2 / 4)

便于渡江南逃,是何人出此谋划?岂不知国家安危,在于兵之强弱,将相之贤能,而不在于迁都与否。如果将帅无能,士兵懦弱,即使渡江南逃,又怎能自保?黄河天险已被金兵攻破,长江天险就一定可以凭恃吗?迁都只会使人心瓦解,中原先乱,为今之计,首要是选任贤能为将相,同心协力,鼓励河北忠愤之人,使人人为国而战,则强敌可摧,国土可保,东京可高枕无忧……”

“臣以为敌可避,都不可迁。东京乃天下之根本,岂可拱手送给金人。以诸葛亮之才而不能胜曹操,以李克用之勇而不能抗朱温,皆是因为曹操、朱温先已占据中原。西蜀、晋阳以一隅之地,不能与强大的中原抗衡。中原之地决不可放弃,京都决不可迁,否则正中金人下怀。金人秋冬之际必然还会渡河南下,陛下当务之急不是议和,而是要赶快沿防布防,否则必有鸩毒之忧!”

“陛下,臣也赞同李相公此议,决不能迁都!”宗泽站了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河之东、北,陕之蒲、解,乃是祖宗基命之地,如若弃之,是要裂前王一统之宏规,重蹈东晋之覆辙。谁为陛下出此谋划?不忠不孝!臣虽愚驽怯弱,尚能亲昌矢石,身先士卒,绝不容此辈葬送国家。”

“几位爱卿说的有理!”有点紧张的赵谌也赶紧表态,“朕认可你们所说的,现在决不能迁都!”

王晨也不再问什么,他对李纲进一步佩服起来。从今天第一次接触中可以感觉的出来,李纲见识到底不一般,今日所说都是切中要害,极陈如今的局势利弊,而且非常有立场。

王晨也不得不感慨,到底是历史名臣,见识果断不同一般,让他自惭愧形。看来以后要想有更多的作为,不只要保持与小皇帝现在这种关系,让赵谌依赖他,而且还要多向这些历史名臣学习。

赵谌虽然说了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但在面对李纲的详细分析时候,却有点心不在焉,差点打起哈欠。李纲分析的他基本不懂,刚才所说的都是王晨所教,真要他去打理这些,听取李纲的意见决定什么,他是做不到。幸好他坚持着,坐直身子把李纲的话听完了。末了还不忘夸奖一句:“李卿所言非常有理,朕委李卿处理这些事务,还真的没选错人,以后朕可以很放心地将军政大事交与李卿处置了。”

李纲说话时候并没经常看赵谌的神色,他以为赵谌是在认真听他讲的,要是他知道认真听讲的不是赵谌,而是王晨时候,很可能会被气着了。

不过一边的宗泽还是注意到了这情景,他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个小皇帝性子与其父差不多,受到惊吓后可能更软弱,还好有王晨在背后指使着他,不至于做出什么比其父更昏庸的决策来。

李纲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