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萱不想和李氏纠缠。
李香香看了看李氏,垂着头不说话了。
李氏接过话头,“是这样,如果你们家有的多,能不能借一些给香香?”
张采萱笑了,“抱歉,大伯母,我们家连你想借的都没有,更别提香香了。”
李氏显然是不相信她这番话的,有些不满,“你都不知道我想要多少,就知道没有吗?”
“因为我家中本来就没有多少了啊!”张采萱摊手。
李氏有些不甘心,看了看一旁的李香香,语气放软,“采萱啊,这一回你可真得帮帮你大哥他们。当初是我和你大伯对不住你,不关他的事,你回家这几年,他们也帮了你不少忙,看在这点情分上也不能借吗?”
张采萱再次强调,“大伯母,不是我不借,是我没有。”
其实不只是李氏上门,今年外头这样的情景。张采萱根本就没打算往外借粮,要知道这个口子一开,就刹不住了。她哪里有那么多粮食给整个青山村的人交税粮?
不过,李氏这种时候还不忘带上李香香,可见她是真的疼爱了。
李氏又哀求了几句,张采萱一口咬定没有。
其实李氏如果真为她着想,是不应该带着你香香一起来的。打个比方说,张采萱愿意借粮给他们家,李氏完全可以悄摸摸搬回家去,但是她带上李香香,李香香如今还有夫家,到时候人家知道张采萱有粮食,她还能有安生日子过?
事实上,张采萱家中确实有粮食,但是没有村里人交税粮的几千斤,几百斤还差不多。能顶什么用?
李氏上门没有借到粮食,村里人好多都看在眼中,也没有人再上门来。正正和了张采萱的心意。
越是临到衙差到来的日子,村里人反而安静了下来,没有了前些日子的人心惶惶,似乎是大家都交不上之后也没有人在为那发愁了。都说法不责众,大家都交不上。看他怎么办?
再说,村里人还隐隐期待着,朝廷减免税粮呢。
一般情形下,今年这样的收成算是惨淡了。如果没有暖房的话,一家人还会饿肚子,朝廷那边应该有动作才对。
比如……税粮减半。
九月,雨势收了,路上的泥泞阴干两天后,已经差不多快要恢复了。
衙差却按时到了,也和往年带来了公文,村里好多人都去看了。
婉生也来找张采萱一起去,她本不打算去的,但是婉生又想去,她也好多天没有出过门。去走走也好,主要是骄阳也好多天不出门了,对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