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63章 帝王的荣耀(3)

第63章 帝王的荣耀(3)(2 / 4)

我当年也曾经憧憬过自己拿着试剂瓶在实验室里不停地摇晃,摇什么并不重要,只是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但在长大之后,那些梦想的少年们却并没有真的成为科学家,至少大多数没有。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人、无数的事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别做梦了,你不是这块料!”

这句话倒不一定是打击,在很多情况下,它是真诚的劝诫。

上天是很公平的,它会把不同的天赋赋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长这些,有人擅长那些,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综合解缙的一生来看,他所擅长的是做学问,而不是搞政治。

可是这位本该埋头做学问的人从政治投机中尝到甜头,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便天真地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政治高手,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还不是一般的漩涡,而是关系到帝国根本的最大漩涡——继承人问题。

战争年代,武将造反频繁,原因无他,权位而已,要获得权位,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当皇帝,但这一方法难度太大(参见朱元璋同志发展史),于是很多武将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够拥立一个新的皇帝,自己将来就是开国功臣,新老板自然不会忘记穷兄弟,多少是要给点好处的,虽然这行也有风险,比如你遇上的老板不姓赵而是姓朱,那就完蛋了。但和可能的收益比起来,收益还是大于成本的。

和平年代就不能这么干了,造反的成本太大,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可参考朱棣同志的生平经历),但一步登天、青云直上是每一个人都梦想的事。于是诸位大臣们退而求其次,寻找将来皇位的继承者。因为皇帝总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在他死掉之前成为继承人的心腹,将来必能被委以重任。但这一行也有风险,因为考虑到皇帝的特殊身份和兴趣爱好,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男女不平等的状况,在很多情况下,皇帝的儿子数量皆为N(N大于等于2)。而如果你遇到一个精力旺盛的皇帝(比如康熙),那就麻烦了。

所以说拥立继承人可实在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可以比做一场赌博,万一你押错了宝,下错了筹码,新君并非你所拥立的那位,那就等着倒霉吧,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你的主子都完蛋了,你还能有出头之日吗?

可是解缙决心赌一把,应该说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虽然朱棣现在信任他,但朱棣会老,会死,要想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早作打算,解缙经过长期观察,终于选定了自己的目标。

永乐二年(1404),他在一位皇子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筹码——朱高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