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256章 兵不厌诈(3)

第256章 兵不厌诈(3)(2 / 4)

向和驻扎看,东面应无敌军,南面必有佯攻,而主攻方向一定是西北两城,我相信,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只要打退明军总攻,固守待援,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此时,在城外的明军大营,李如松终于说出了他隐藏已久的进攻计划: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城。”

攻城明军共计四万五千余人,具体部署如下:

“左军指挥杨元,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小西门。”

“中军指挥李如柏,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大西门。”

“右军指挥张世爵,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北七星门。”

“以上三万人,为我军攻击主力。”

第二个部署的地区,是北城。

“南军(即戚家军)指挥吴惟忠,率军三千人,攻击北城牡丹台!”

平时开会时,李如松说话基本上是独角戏,他说,别人听,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

“此攻城部署,在下认为不妥。”

打断他的人,叫做查大受。

查大受,铁岭人,李成梁家丁出身,时任副总兵。

作为李成梁的得力部将,查大受身经百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且与李成梁感情深厚,凭着这层关系,他还是敢说两句话的:

“我军驻扎于西城,已有两日,日军可能已判断出我军主攻方向,如在西城加强防守,我军恐难攻克。”

“此外,南军虽为我军主力,但北城地势太高,仰攻十分不利,难以破城。”

要说还是查大受有面子,李如松竟然没吭声,听他把话说完了。

当然,面子也就到此为止,李司令把手一挥,大喝一声:

“这些事不用你理,只管听命!”

接下来是东城和南城:

“东城不必攻击!”

“为什么?”这次提出问题的,是祖承训。

虽然他很怕李如松,但实在是不明白,既然兵力有余,为何不进攻东城呢?

而回答也确实不出所料,言简意赅,简单粗暴:

“你没有读过兵法吗?围师必缺!”

所谓围师必缺,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如果真把城围死了,城里这两万多玩命的冲出来,能不能挡得住,那实在很难说。

最后一个,是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