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八十六章 越狱

第八十六章 越狱(2 / 4)

拜年也是相沿已久的习俗,其实年节的几天假期里,杨帆大部分的时间便花在这上面。年节之前,神工楼便生产了一批礼品:高档酒,高度数的酒水装在精制的瓷瓶里,然后放在精美的木盒里,两瓶一盒,一如后世送礼常用的高档酒一般。每次拿着这样的礼物走访京中权贵,杨帆便想:以后这逢年过节给领导送高档烟酒的歪风邪气,自个儿怕是始作俑者了,现在有了酒,那烟得尽快开出来才是。

正月初七之后,春节“黄金周”大致就结束了。不过,这个时候,节日的气氛并未消散,反而越来越浓厚,因为,一个更加热闹、更加隆重、更加盛大的传统大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即将来临。

如果说年节的意义重在团聚、祭祀与互访,那么元宵节的主题只有一个:玩乐。

从初三开始,汴京御街两廊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节目单绝对比央视春晚的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吞铁剑的张九哥;演傀儡戏的李外宁;表演魔术的小健儿;演杂剧的榾柮儿;弹嵇琴的温大头、小曹;吹箫管的党千;作剧术的王十二;表演杂扮的邹遇、田地广;筑球的苏十、孟宣;说书的尹常卖;弄虫蚁的刘百禽;表演鼓笛的杨文秀,这些都是此时京城民众最喜欢的节目。

随着元宵节临近,人们又在御街山棚的左右,摆出两座用五彩结成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塑像,身跨狮子、白象,从菩萨的手指,喷出五道水流——这是最早的人工喷泉装置!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大广场,官府在广场上用棘刺围成一个大圈,长百余丈,叫作“棘盆”。棘盆内搭建了乐棚,教坊司的艺人就在这里演奏音乐、百戏,游人站在棘刺外面观赏。

到了放灯之期,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山棚还设置有人工瀑布——用辘轳将水绞上山棚顶端,装在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定时将木柜的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冲下,形成壮观的瀑布,灯光映照之下,甚是好看。宣德门楼的两个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等等,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节日的气氛在正月十五这天达到顶点,而这天开封最热闹的地无疑是在御街之上。依照皇家习俗,这天晚上,皇帝要“与民同乐”——其实就是去宣德楼上,观看一番楼前御街之上的节目,此前这儿如此奢华的装饰,自然不只是,或者说不主要是给普通百姓观赏的。

这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