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一一九章 公道(下)

第一一九章 公道(下)(2 / 4)

不想经杨帆一番分析,责任还确实应该向上追究。更令他们窃喜的是,从凌千秋的表现来看,那作坊的监作无疑便是王黼一党之人,若是皇帝真的下旨查办,说不得便会查出许多事情来——王黼的贪腐几乎算得上是路人皆知的。

对于凌千秋之言,还未等杨帆开口驳斥,便有太子系的官员出列,指责凌千秋等人急功近利、枉顾人命、不仁不义。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围绕是否应该查办火药局工坊监作展开了激烈地辩论,弄得杨帆倒一时插不进嘴去。

既然已经引了这场辩论,杨帆也就不急于继续抖出自己所查之事,而是任由双方用一个个的论据将自己的观点坐实清楚,尤其是看到凌千秋等人逐渐将那工坊监伯塑造成一个不顾危险、大公无私的能吏之时。

双方争辩了一刻钟的时间,自然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此时赵佶便咳嗽一声,示意双方安静下来。

“众位爱卿谁能告诉朕,那个火药局工坊的监作,姓甚名谁,前日可曾幸免于难?”

刚才还在辩论的一些大臣这才面面相觑,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此时杨帆又重新出列道:“回皇上,那监作名唤冯全,前日爆炸之时,他并未在作坊之内,所以侥幸活了下来。不过,刚才凌大人他们说,这冯全不顾章程、令工匠赶工,是为了朝庭北伐。这点臣不敢苟同。此次北伐所需火药,枢密院已经核定,数量并没有过火药作坊正常的生产能力,完全没有必要赶工。而冯全之所以急着生产如此多的火药,据臣了解所知,他是为了将多出的部分,卖与京中的各家私炮坊,谋取私利!”

杨帆此话一出,殿内又是一阵骚动。不过此次骚动之人,多是刚才驳斥凌千秋等人的太子系大臣。至于凌千秋等人懊悔无及、进退两难,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杨帆刚才的话无疑就像一顿耳光,啪啪地打了他们的脸。刚才他们已将那冯全架到了一个一心为公的高度,希望能凭这点减轻冯全乃至他背后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罪责。然而,架得越高,往往摔得更惨,冯全的形象此时一落千丈,刚才所有的说辞便形如放屁,若再强辩,还真当皇帝似三岁的小孩那般好骗?

“证据呢?没有证据怎么能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只有几个王党大臣小声嘟囔着,声音估计也就只有他们自己听得见——便是他们自己,也绝不相信王黼的管家会真如自己刚才所说的那般高尚。

赵佶看看殿内稍微混乱的场面,然后便闭目不语。等到下面的议论声渐渐小下去,他才开口道:“杨卿,你这些话可有实证?”

赵佶此刻心里其实已经清楚,杨帆所言应该属实,只是看下面的情形,那冯全定是王黼亲信,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